lip 发表于 2010-9-30 20:02:50

最后的疯狂—取消毛坯房前记

一、市场决定一切?
中国的房地产,最发达的是在深圳。笔者借此联系深圳的房地产与家装业的关系以管窥一豹。
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是家庭装饰业的黄金季节。犹其是电脑绘图的引入,是传统家装业的最大影响特征。早年在深圳做家装的,除非活不行,主要有那么几下功夫的人,都发了。这可以说是肯定的了,在那个年代,“三年不开工,开工吃三年”是家装业以至整个装修业最大的特征。
由四个方面决定了家装业的诞生:
1、 工装的钱太难收。特别是前个十年建设单位经常拖欠装修公司的工程款。
2、 工装太强调关系。没有一些后台的装修公司,根本活不下去。
3、 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家装需求浮现。
4、 家装业的工程款项是现金交易,存在拖欠款项的现象较少。
正因为这些因素,很多工装公司进军家装业。可以说,由于家装这块蛋糕越来越大,所以
在早期对这块业务不顾一屑的大型工装公司也进始涉足这一块的业务。
但由于在家庭装修中,居民对工程质量往高看和价格的往低看,使得涉足的工装公司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水土不服。这些工装公司涉足一些时间后,由于恐怕因为家装的问题导致客户投诉而砸了自己的牌子,为了避免因小失大,这些工装公司又纷纷地跑回原阵地。毕竟在一单三四千万的工装工程面前,一个单只有三四万的家装实在显得太杂碎。假设同一样的工程总额3000万,工装需要面对的是甲方和监理公司两家,而家装工程要面对的,是1000家,而且更致命的,是不知道这一户人家里面,谁说了算(可能是老公,可能是老婆,也可能是两位甚至是四位老人)。
工装公司的去意,使得市场重回个体装修队的手上。对于这些个体装修队而言,三四万的工程,一个月能接它两三单,也够潇洒一回了。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几乎是零成本的。
应该这么说,早期的装修队,在技术上还算是有几下子的。毕竟在早期的时候,家装市场不大,基本上揽活都是依赖于口碑。如果水平不行的,根本就无法长期混下去,骗得了初一,也骗不了十五。而这些个体装修队中很多的人,基本上就是工匠或者工匠出家的,主要来自广东的本地市县。在深圳的初开发期,家装乃至于家装业,从业人员多数来自广东的海陆丰(现汕尾市),第二梯队的,主要来自广东湛江。当年有一种夸张的说法说,每10个做装修的,有8个是汕尾的。但后期的个体装修队,基本上已经变质了。个体装修队的主要成分从工匠向普通民工迅速扩散。很多的个体装修队技术根本就不行,想他们把活做好,那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因为如此,后果也就明摆着了。这些技术低劣的个体装修队的渗进,使得市场顿时变得一片狼籍。在早年的深圳装修业,有各种各样的不成文的民间行规。一般来说,从业人员都会遵循这些原则。但后来,根本就乱套了。别说遵守行规,现在很多的装修公司的人都不一定知道这些行规。行规是人制定的,所以也可以被人所改动,但不幸的是,这些行规是往无序的发展。
由于这些低劣水平的个体装修队在市场份额的扩大,工程质量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著了。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上面看到相关的报道,因为这种原因从而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公司模式----家居装饰工程公司。这种专门为家装而设的装修公司是带着一种非常的目的设立的,它的目的就是让居民们享受到一种受到相关部门管制的家装服务。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政策并不成功。其不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相关部门虽然为家装公司设立了一种公司形式,但是在包括注册等一系列的问题上所套用的,仍然是工装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实质上和以前工装公司来做家装业务无异,这一次,同样导致了另一场水土不服。与上一次不同的是,上一次是操作者的水土不服,而这一次是政策的水土不服。
由于相关部门给家装公司所设的门槛太高,实质上这条就像深圳的红色的士和黄色的士一样。不同的是,红色的士可以进出特区,而黄色的士只能在特区内经营。家装公司正是这么一种黄色的士。但无可否认,我们除了看到了这些的士除了车身颜色不同外,它们的车型和服务并没有什么异样,家装公司也是这个样子。
由于家装公司无力同时兼顾数十个工地的管理,于是乎,工装公司的分包制度就转过来了家装公司中变成了转包制度。在1998年前后相关部门推出家装公司到4年后的2002年,家装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全面败北,市场占用率仅在10%左右。因为家装公司在操作上面,除了多了一样设计能力外,实质上,在施工方面仍然是由挂靠旗下的施工队来负责。家装公司抽取30%的管理费后把工程转包给个体装修队的这种模式,已经变成了一种公开的秘密。既然家装公司是转包给装修队做的,那么居民为什么还要多花30%的钱呢?显然这不符合经济规模。

二、偶然还是必然?
在市场你死我活的竞争之下,价格就变成了战争的唯一办法。深圳的价格战,主要爆发因素有两件事:
1、 诱因:深圳的梅林一村首期入伙。一个城市的装修公司价格战,是因为一个楼盘而引起的,的确有点费夷所思,但的确如此。1998年,梅林一村这个深圳市政府号称的第一个智能化住宅,引来了过千家装修公司和装修队的面对面火拼。众多的业界对于这块蛋糕的期望值都很高,当梅林一村还是一片尘土时,梅林一村附近已经建成的一些住宅楼几乎被装修公司和装修队所盘踞,战果却是惨淡的。我有一个朋友的公司在入伙用的用户手册及各类广告中总支出了十多万元,而营业面额只有区区的6万元,利润也只有9000元左右。为了确保足够的业务额,大家为了在蛋糕一样大的情况下分得更多,价格战就成了必然。由于资讯的发达,一个楼盘的价格战,很快就漫延成遍及全市的价格战。梅林一村,成为了深圳家装业的滑铁沪。如果你在梅林一村二期和三期入伙时看到装修公司的数目廖廖可数的话,大可不必意外,因为业界已经谈梅色变。
2、 内因:国家收紧银行贷款。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1998年成为一种现实。国家收紧银行贷款,防止银行坏账和不良资产的增加。很多在市场火爆年代依靠银行贷款起家的工厂突然地被念起了紧头咒。很多工厂为了尽快地归还贷款,忍痛把存货低价抛售,这种行为造成了建材市场的振荡。而与建材业紧密相关的家装业,同样也被卷入旋窝。价格战,变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情。从而,家装业转入微利年代。
一个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往往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过低的行业利润,使得行业创新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大降,这对于提供方和需求方而言,都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三、难堪还是尴尬?
应该说,早年建立家居装饰公司的愿意是美好的。但是随着价格战的越演越烈,市场全面崩溃。装修公司降了价,转包给装修队的价格也就更低了。装修队的利润低了,实际上,工人的积极性也就低了。对于工人从公司来承接业务而言,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声誉的问题,于是乎,如果在装修公司控制下二次偷工减料就成了一种学问和必须。如果说大公司要减料还得找块遮丑布的话,那么工人要偷工就是明目张胆了。
在利润的吸引下,工人的偷工行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业主方的投诉使得家装公司的声名狼藉。从而导致家装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幅降低。这可以从业主方的态度可以看得出来。
在1999年时,业主在找装修服务方时,第一句就问“你们是不是正规军?有没有资质证书?”,那么到了2002年,业主在找装修服务方时就变成了这一句“我要找游击队,你们是不是?”从业主的态度来看,就可以想像出家装公司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四、无奈还是无力?
如果说,当年相关部门针对家装业的无序所提出的家居装饰公司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被动干预的话,那么在2002年,相关部门颁布的新法令中取消毛坯房的做法,就是一种主动干预的措施。这种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取消毛坯房,住宅装修的提供方由装修公司改为了由房地产开发商承担。从政策的变更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在家装这一块的管理的无奈。居民们越来越多的投诉使得有关部门备受压力,特别是家装业成为投诉热点之后,相关部门部门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更是颇费心神。于是,就有取消毛坯房的这种管不了就关的政策出炉。其实不能怪相关部门,因为这是家装业割喉式自残的苦果。但这种政策又是如何呢?居民们和业界都是讨论纷纷。当这条政策刚刚公布进行公开讨论不久,相关部门就匆忙发布了。那么,这个政策有可能有什么坏的结果呢?笔者在此敢胆做预测二三。
1、 家装公司将大规模倒闭。毫无疑问,家装公司由于资质和实力的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和工装公司或者开发商参股合作的裙带装修公司竞争。当然值得庆幸的是,就深圳而言,真正的家装公司是很少数的,全部倒闭了,对政府税收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2、 建材城将大规模倒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依赖于业主和家装公司为主要消费人群的建材城将因为失去消费群而倒闭。因为多数的工装公司由于购买量大,所以买货都是直接向工厂提货的并不需要经过建材城这一道。
3、 大量的建材工厂将倒闭。由于业主方的多样化选择,而给众多的建材工厂带来机会。当取消毛坯房后而代之精装修房后,因为实际装修方案并不会很多,所以装修用材中的选购品种和品牌将大幅度降低。开发商或者开发商指定的装修公司将会向特定的几个厂直接订货。从而使其他没有被光顾的厂家断了市场而倒闭。
4、 大量的人员失业。包括装修公司设计师工程师、装修工人、建材城工作人员、建材工厂工人、装修材料货运司机、报刊及电视台家居版编辑人员、报刊家居版广告经营者、部分高等院校环艺系教职工、部分行将毕业或刚毕业的环艺系毕业生等等将首当其次成为牺牲者。为这些人员提供相关服务的人也将面临失业的命运。
5、 精装修的政策将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被废止并恢复毛坯房。估计看到这一天来临时,笔者已经离开装修这一行,但我相信这是这条政策的最终的结果。

五、断章取义之举?
在相关部门提出的取消毛坯房政策时,目的是在于推进住宅产品化。有文章说,国外的先进发达国家根本就没有毛坯房,而且交毛坯房还是违法的(不准卖)。相反,根据笔者从各国朋友处所了解到的是,国外交付的房子是粗装修房,而且国外根本不存在什么家装公司,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家装业务都是由一些专门的服务商提供的,例如油漆工匠、木工工匠等。在国外都允许个体商家提供家装服务时,为什么在国内就这么排斥呢?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国情,难道非要采用这种极端性的政策来管制民生行业吗?这让我联想起一些别的政策,例如一些城市禁止摩托车,理由是太危险了。但我们在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或者英国都不难看到摩托车的身影,这算不算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抛开玫策本身不说,我个人是比较反感有人动不动就拉上什么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来为自己的政策辩护。看看人家发达美国啦,都允许居民拥有枪支啦,难道我们也要学人们?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装错水的杯子是最没用的,政策亦然。

marlon 发表于 2010-10-17 13:02:54

很有见地,但是说这些话时是哪一年呢?

现状呢?迷茫中。。。

ningchaoyu 发表于 2010-10-18 14:36:43

我也觉得这心得太有历史了

zhaobinlin_76 发表于 2010-10-23 19:59:28

长了见识了,顶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后的疯狂—取消毛坯房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