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家装市场上,部分装修公司利用人们对家装合同不熟悉的特点,预先设下陷阱。日前,有关专家列举了家装合同的五大陷阱,消费者须提高警惕。 陷阱一 混淆材料,笼统报价 签约时,一些家装公司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却更换单项材料。 陷阱二 条款模糊,推卸责任 一些家装公司炮制某些不具体或可有多种解释的条款,发生纠纷后,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以减免责任。一位消费者反映,和家装公司签订合同中约定使用某品牌油漆,装修后发现油漆质量不好,而家装公司却辩解:合同中虽然约定了油漆的品牌,但是同一个品牌的油漆有多种等级,对此合同中并没有约定。 陷阱三 少报工程量 有些装修公司少报预算款,并在设计装修方案时故意隐报或少报工程量,让消费者觉得便宜而痛快签约,结算时按实计算,消费者才发现装修款又多出一大笔。 陷阱四 偷换材料,赚取差价 合同里定的是高价的装饰材料,实际用的却是价低普通材料,还乔装打扮一番,让人难以发现。有的家装公司在签合同时,故意埋下以次充好的伏笔,例如规定“装修中若原品牌材料没货时,乙方(装修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的材料”。 陷阱五 混淆概念,多算费用 家装工程有许多专业术语,一些家装公司利用房主大多是外行的特点,偷换概念收费。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