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3.3333px] ![]() ![]() ![]() ![]() ![]() ![]() ![]() ![]() ![]() ![]()
|
[size=13.3333px]整个空间的色彩基调,甚至是桌椅碗筷,无不展示着海洋的魅力。[size=13.3333px]蓝色是整个空间的主色调,蓝色的涂料将天花板与墙壁融为一体,搭配原木本色的地板,餐桌椅,自然气息扑面而来。 [size=13.3333px]墙面是设计师创作的海洋壁画,蓝色的烛台,餐盘,筷托,细节处也被精细处理。
-
13571826539 2017-7-17 17:00:15
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
中国绘画的像和不像,是一直在争论的问题。齐白石先生却道出来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一条很重要的美学原则,在绘画的作品上的表现更加的贴切。齐白石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出来的什么东西要是很不像,这是对观看者的一种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所以要去抓住我们要变现的事物的内在精神和本质,通过作者的想象和艺术加工或是突出或是夸大,在作品中能够融入创作者的的思考和精神中的文化流露,来借物说明本质上的神,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在像和不像之中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对写意的独特见解。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的艺术大师。这是我们所公认的。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一句话解决了这么多少年来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创作的问题。在齐白石的理论中,太似则媚俗,我们去写生不是在做标本的样图。我们不是自然的奴隶,艺术的创作部是照抄自然。也不是不加思索的照搬。我们要对自然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太似了。就会画得很匠气。匠气是什么样子呢?就是画匠画的作品。因为他们的画是卖给那些只喜欢看很像的那些俗人看的。画匠的画俗人喜欢。齐白石就说,太似就媚俗了,就是迎合了俗人的口味了。不似则欺世,中国画的写意也是对客观具象的一种反馈,要是表现的对象脱离了客观太多。那样就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歪曲了,它同样失去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的主题和根本,所以也就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的。齐白石的成功就是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巧妙连接,为中国画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我们也要思想这样一个线索。我们的作品中,要有我们的情感,有我们的艺术生命。要借着这样的表现来说明一个主题。 运用很简单的笔墨,来表现心中的丘壑。这就是艺术。艺术不是跟风。艺术也不是去迎合俗人的口味。艺术更不是不负责任的涂鸦。真正的艺术是从内心发出来的真善美。来讴歌人生,去谱写生活。。。。。。
赞啊,太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