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蒙汉岳 于 2017-11-21 11:48 编辑 - {" ?6 s# C* q4 {% U; N i; N! E( I1 t part1 狐狸( |6 v v7 h" I- _0 d4 s 8 Z6 [9 O- @6 B8 f. j 有一则寓言: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 大致上人也可以分为像刺猬或像狐狸这两类。 % P9 e4 k$ B: j& W4 @ V 像刺猬的人,一辈子只知道一件事,也只做一件大事。比如,宜家的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卖家具。 再比如沃尔玛的老板老沃顿,其一生就是围绕一件事:让他的超市价格最低。 还有前些日子红遍朋友圈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辈子专注于寿司,就算是炸天妇罗对他而言都是跨界。 而像狐狸类的人也很多,比如,登上神坛的乔布斯,从做电脑,再到做皮克斯,再到做手机,建app生态,一路而来,做了很多改变世界的事,包括后来追随他脚步的雷布斯,还有那个从英语到说相声再到卖情怀送手机的罗布斯以及国民爸爸马云老师,都是狐狸型的人。 我大概算是一只狐狸,虽然我懂的不多,也时常不能明辨是非,可是我对这个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我总想知道的更多,了解的更深。 而我想,室内设计是个刺猬型的行业,这个行业里只有一件大事:把作品做好。 7 ^7 I" v3 N2 I 是的,就这么简单:把作品做好,但这件事很难,而且过程漫长且单调。 ' W- p' C- M$ `' N2 v “也许我该去尝试一些新事物,一些更快的事物。” 我在2014年10月的意大利开始这么想。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1/3 0 H6 u1 V7 P# l. r* j# v$ {: q 接下来我就开始了改革成象设计的治理结构,成立合伙人负责制,以方便我在2015年11月开始的厦门智能硬件创业之旅。 j! Z1 K% n; ? 然而,就在两年后的今天,我却正式的退出了厦门科技公司的运营。 好吧,我承认,这次互联网创业对我个人而言失败了,两年的尝试让我明白做智能硬件产品不是我的最佳贡献领域,在设计行业事半功倍的我,在陌生领域功半事倍。 o8 q' e- b6 l: y 田忌赛马的故事和比尔盖茨说的:不熟不做。我都知道,可我还是用行动证明了我的愚蠢。 * D, b* Y: _+ X 于是我回来了!就在这个冬天。 / a1 l% y \5 z( J. f% ?$ V part2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 K$ b/ c4 H: |; H m x 前几天我在马蹄网的总监训练营给小伙伴们分享“设计营销”,我从心理学实验再到场景故事,唾沫横飞讲了一整天,讲到我自己双腿发软,喉咙冒火,脑袋冒油,可是呢?坐在观众席中的同事告诉我,有些偏理论的内容,好多设计师没听懂,为了找回面子,我还酸溜溜的怼同事说:设计就是一个平均智商不高的行业,听不明白很正常。 2 ~8 u6 ?5 S) m 第二天是CCD的总监胡老师的课,(早期混马蹄的都知道,胡老师一直被我们称呼为:姥姥) , a3 i/ ?$ L0 _, T: ^. P: V# K+ w8 Z 姥姥开始就从案例讲起,精彩的设计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什么抖机灵的段子和理论,就连介绍方案的句式套路都很简单: % f! M9 g' T( _) o+ ] 这是xx酒店…… 2 n- ^% E' q( `' p2 ^ 我们想做一个XX东西…… ! s9 g& D# m8 y& m7 [; k 我们做出来的样子…… 台下的小伙伴除了张大嘴巴发出一阵一阵的惊呼,就是咔咔的拍照声。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2/3 ! \& Q# s' n4 z+ b. G9 h- J 后来我问同事感觉怎么样?她说:被震撼到了!我说:我也是。 ; U/ g6 r2 V4 S7 H ~. n8 H0 q 中午陪姥姥吃饭,我问姥姥:CCD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您和郑总一定都很忙,客户汇报你们是只去一次就好了?还是事必躬亲? / C, F* _# W. D: D$ X% h% U6 m# M 姥姥说:怎么可能,岂止亲自去汇报啊,到现在我和郑总都还在亲自做设计呢。 我听了漠然良久。 " b; ~3 v3 h g* V) X 想起马蹄课堂上姥姥说的:我一辈子能把设计这一件事做好就不错了。 . B# T9 o6 p- y8 L3 B part3 狐狸要干刺猬的事 3 m3 R! _7 p% i6 [3 ^/ |5 B8 K 总的说来,无论是胡老师还是郑总,其学识、智力、智慧、经验无一不是远超于我,而人家却可以做到——用智不分乃凝于神,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于是这个意志像是一束激光一样,摧枯拉朽,势如破竹,CCD这些年来的发展也见证了这一切。 而我就像是一座灯塔或警灯一样,注意力涣散,忽东忽西,远远看上去忽闪明灭,美其名曰:网红!实际却没有任何的突破力,于是生活通过我的蠢行教育了我。 ! Q& p& b3 q9 ]' {, n 过去的日子我信奉一条格言: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 R/ G$ z/ v5 b" x1 W 但是铩羽归来,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我当下需要的反而是:只有更好,才能不同。 好吧,我开始问自己:从今天起,只做一件事,只把一件事做的更好,更透,你能接受这种安排吗? 我想:是的! 我能接受。 于是我回到成象设计,回到了室内设计行业!并从今天起,用狐狸的方式做刺猬的事! 岳蒙 济南 2017.11.20 * @7 H1 N6 E4 x; Z7 ~8 l6 s ……全文岳读完毕 后记 最近实在太忙了,我忙着找补两年不在设计行业而缺失的信息,所以最近少有时间写作。(我会强迫我自己写的)其实我的绝大多数文章也是针对小伙伴的提问而写作的。 我想,如果我能建立一个社区,用碎片时间对一个小范围内的小伙伴有问必答,会比较好。 一方面,我的反馈的快,还不像写文章那么累。另一方面,我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回答并提供咨询,可能会对小伙伴更有帮助,我相信很多小伙伴的问题在类型上是重复的,小伙伴们相互之间也能看到这些问题,也能相互讨论,而我呢,也可以讲一些电视台不让播的个人感悟,哈哈。 ' w9 m# v6 e6 a! k B$ h 我不想这个小社群人数太多,我采用粉丝邀请制,只在以前微信转发过我文章,并在公众号被我备注过的人里,邀请参与。当然这些粉丝也可以推荐别人加入,总之我不想因为人多了而降低提问的标准和问题的层级。 6 [7 ]2 F# r, [ `( D2 Z( f5 | 邀请二维码会放到我的微信朋友圈,当然仅仅是转发过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看到。 同时我还想请诸位一起帮我做个调查: : O# \6 x6 r! @/ S+ ^& C- B 如果我对这个邀请制的付费私密分享圈收费,你觉得你愿意支付多少钱?(单选)
可以在此贴下留言,也可在蒙汉岳微信公众号《一只狐狸的归来》文章底部直接投票。1 |% _7 C) U5 X$ s$ _ # H! B8 K& G- `6 @$ c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
钱_哆_哆 2017-11-21 14:32:12
看完了
回复举报
发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