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岳】设计是一场有关“取舍”的修行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本帖最后由 蒙汉岳 于 2018-9-26 15:31 编辑 * i7 @  y! \2 M4 @3 ]* M
5 C3 \: J2 f% a$ g0 \
+ h2 S* |5 a+ q
我曾经问我的好朋友徐迅君:

0 d1 h) K! J8 u
“为什么我做不出老外那样简洁精确的设计?”
& n' O+ J8 [2 B+ J
她告诉我说:很简单,你和他的取舍不一样。
& ^+ @) \1 {, ~  O" Q

8 A' L0 o/ t: o3 _/ h( E
7 ]8 W* m3 R2 U3 _$ B
part 1  加法# J- c, @2 L( t) Q4 F

- D4 W4 V( L% t, w! A, x% ~
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总觉得自己的设计还可以做的更简洁、更精确、更大胆。也总会暗下决心,下个项目一定要大胆一点,简洁一点。
' k1 Q+ N, H( u0 d$ C$ c
但是一有项目,我还是会按捺不住的往上做加法,仿佛东西少了甲方不给钱似的。

1 T3 N+ ~' c  q+ j
我们公司的设计师往往也有克制不住的做加法的冲动。有时候,遇到特别喜欢的几个参考案例,恨不得一股脑的全用在自己的设计里,乃至一个空间里,有两种语言在冲突,我们也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只能吃力的劝架。
6 X; v8 H: N2 D" d) T
当我看到同事有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会下决心干掉一个,把设计师从语言的纠结里解放出来。
4 x* G  Y8 ]- W& L. p7 x
我们公司的重点项目,我必亲自过手,所以当我自己遇到这种纠结时,往往没有人能救我。只能等相隔一段时间后,比如,开始审核项目的施工图了,我对自己的设计有了出离心,这才下得去手,于是做减法、改设计、改图。

  x; a; j: `$ a4 r+ V/ x  O
part 2 直觉
7 b/ r+ x" _! x5 i
电影《芳华》中有个情节,男主的小部队在战场上遭遇伏击,在那种危机下,任何一个正常人的表现都会是:慌乱和躲避。 但是男主有心寻死,反而镇静下来,一边组织战友救助伤员,一边向敌人的阵地突击,于是扭转战局,成为战斗英雄。

6 F- W; e6 L# J9 ]+ T+ s) _: e
后来我看到美国海豹突击队的战斗手册中也讲:遇到敌人伏击时,不要逃跑或慌乱,而是应该迅速组织火力向敌人突击。

8 i( |5 j5 M" \; o- U& [
因为任何逃跑,慌乱的应激反应,都是敌人所期望的,只有突击才能打破敌人预期,掌握主动,降低损失。

1 |/ e, i* D, ]( W
你看,这种情况下士兵如果遵从自己的直觉,自己的应激反应,反而会深陷被动,只有克服直觉反应才能转败为胜。

. |4 X- a3 d! r2 h5 T. l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1/3
# }3 T2 ^: G6 Y3 V2 |
再比如,我们正常人前进或后退,都是左右脚轮替,就像我们走路一样。

( l) Q0 I- d: N5 g2 u. h! U/ \6 @
但是拳击手的步伐训练却要求拳手前进时,前脚向前移动,后脚跟上。后退时,后脚先向后移动,前脚再跟上后撤,绝不能像走路那样,出现双腿交叉轮替,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拳手始终保持重心,即使移动中也不容易被击倒。
/ ]1 O* D$ c" E0 U, ~1 R! n
你看,拳击的专业训练就是让你放弃你的直觉本能,然后把后天的刻意练习修炼成本能,修炼成第一反应。

: }7 L) h0 O2 S/ X, ?- m6 h
大多数时候,我们和惊慌的士兵以及打斗中不注意保持重心的普通人一样,我们在设计上的直觉反应是做加法,从来不是做减法。
且不用说立面装饰符号,就连开平面我们也会不自觉的做加法。

' o/ a/ u6 _) X8 Q: n1 `; Y
比如,我一个设计师朋友,买了一套300多平米的房子,自己动手设计,把自己能想到的功能都摞到了房子里,即使有些功能很牵强,但也加上了,最后整个房子看起来像是鸽子笼组合,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帮他参谋,委婉的说这个设计挺好,功能强大,但是没有大宅特有的空间舒适度.......

" _. |7 M0 V2 f
你看,即使经验丰富的设计师面对自己的时候也很难克服做加法的本能。
. l" K9 k" W$ p, t" T1 H
part 3 装修

' `7 i* m+ H; ~- m: i" ]
作为设计师,我很得意于自己的直觉或者说感性,因为我可以依靠自己的直觉做出设计,实践美学,但是,我很多时候从没有审视过自己的直觉。

) \: O# ^$ O! r
比如,我就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做加法的直觉。

# s3 s1 `# ?- G" b
多年来,我甚至都没有意识到:

" z+ u  f* A4 S7 \
我做设计的第一直觉是做加法。

% R0 K6 n: B. i( v/ k: ~
我想,这个未加以审视的直觉习惯来自于我的教育,虽然我所学习的专业叫环境艺术设计,但是本质上我学到的心智模型还是:装修

- D, Y( F, Q; k4 ~& Z+ v3 z& n& w) d
真遗憾,设计并不是装修
4 G0 @; F6 L5 I, v" H
之前我们说过: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关于设计解决问题,可点击阅读我的文章《怎样才能先收他一个亿的设计费?》)

& N& Q  G5 y6 r3 D
那装修的本质呢?
+ J+ t- O/ c" A: S0 ~4 E) g  R
装修的本质是:往各种“面”上呼(贴)板子,凹造型。
6 M) y+ p6 z$ D* s
好吧,虽然我能坐在这和你侃侃而谈的说设计,但是我的设计习惯还是倾向于做装修。

; R* Q' W- c% V  t( o2 H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2/3
; q7 g/ F8 ~. U+ k+ Y0 O: L+ H

( u; D) t, B5 o. S
part 4 取舍
- @# I6 {4 P" @, @& P
+ h! f3 H4 c9 e% N5 l. S
以前的文章中讲过,几乎所有的专业训练,都是反直觉的训练。(关于微观感知,可点击阅读我的文章《好设计师总能在常人所忽略的地方,建立精妙的察觉和体验》)

6 i  }2 x7 j* b1 L
也就是说,专业训练是把你从普通人的应激反应里解放出来,重新构建新的直觉反应
' E( m. O4 n( F
设计这门专业也一样。
% }. _3 G: I% Z  h/ ~6 e9 q* o
我从事这个行业十多年后,才发现自己对设计直觉的训练一直聚焦在“取”上,从未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舍”。
我总是建议我们公司的设计师多看建筑模型,因为要做出这种有粗粝手感的建筑模型,其基本操作是减法,是先高度概括,忽略不重要的细节。这个很像做石雕,要凿去不要的部分,才能露出有用的部分,要先舍而后取,以舍为取

5 z* l1 C  p( ]7 V- K3 }: l+ N8 N
而这和做装修的加法逻辑刚好相反,装修是在一个面上不断的加,是取而不舍。

( K( F6 E9 U0 {5 R6 `0 P9 B
我想正因为有这种“取舍”上的对抗,才能让设计师弱化自己的加法冲动,展开反思。

: w2 X$ Z" T/ r
当然这仅是“术”层面上的改善,我们还是要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来构建出自己新的取舍系统,直到这个新取舍变成新的直觉反应。
$ }# F& ?% ]1 p/ ?5 M, y0 t
再比如,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段,解读大师案例的直播课程,且不说有些牵强附会,关键是老师的解读,还是停留在关注装修,关注“加法”上。
) n( n3 a& E$ B$ k4 N
我想,大师有价值的地方不但是大师“取”了什么,更是大师“舍”了什么。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金岳霖会说 “于无字处读书” 的原因。

! u. d* g" W2 q/ K+ @$ P; f
本质上金岳霖是要你关注作者取舍的系统。他要你不但关注作者在书上说了什么,还要关注作者在书上没说什么。

3 Y# z6 Z1 E1 _2 C2 q7 \2 J$ q7 N
综上所述,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不是大师的表象,甚至不单单是大师的取或舍,而是大师整个的“取舍”系统,因为是取舍系统造就了你和大师的云泥之别。

* o: |! X" t# w8 _3 x. b
设计是道场,有所为,有所不为。

6 h( g% X' W) Z9 r7 W, I
取舍真功夫,取有道,舍亦有道。
3 v4 }( {( z1 l0 _" d# v
其他我的关于学习大师的文章链接:

$ `, @+ ~' R  N' g1 m
( `5 T1 F8 M$ L7 V  d9 {
1 v6 j/ @9 c) H
$ s  _% W2 c+ N1 G/ a! J6 Q+ j

9 }# G- h8 a8 t6 U; d
……全文岳读完毕
1 p7 O4 O0 L  D0 P5 K3 o
) t9 |4 u! d, a% N" j* T

6 V1 k1 \* a* O+ [% Q7 s% o; e. 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3

【蒙汉岳】设计是一场有关“取舍”的修行
拓者推荐
  • 自媒体特训营丨广州站
  • 拓者-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拓者年费会员,十大福利!
  • 小红书/抖音双平台获客实操课
  • 拓者丨风水布局与设计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