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别院 . 那年|装修日志 02

2019-6-10/ 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日志/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看到今天的标题,我想大家应该能猜到了,还是接着周三的主题。屋主之前所写文章:溪水别院 . 缘起|装修日志 01这也算是屋主本人开设的一个专栏。
其实,在小编看来,再漂亮的房子,也都是建立在为人而服务。只是,在小编的印象当中,每个人都拥有三间房子,它们的名字分别叫“过去”、“现在”、“未来”。对于房子而言,我们都只是一个暂住者,能留存下来的,更多的往往是我们的记忆。

你可还记得曾经住在“过去”的房子里所发生的故事?

比如你坐在窗边所看到的景色,用过的旧书桌,闻到厨房飘出的香味,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块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下面继续屋主的分享,今天让我们看一下,屋主本人所居住的“过去”,在那里,有她想为我们讲述那些年发生的事......



装修日志02 | 溪水别院 . 那年

作者 / 溪水旁Jane

前些日子,一个有阳光的周末,和老友Yun带娃到农场玩,我们边晒太阳边闲聊,不知不觉聊到我们对居家的梦想。

她是地地道道地本地人,开腔可以说一口浓浓的本土粤语。她说小时候,住在小镇的老屋里,偌大的老屋遗市独立于半山腰,安静得有点清冷。少年时的她,要帮家里做一种生计——包鞭炮,她时常在埋头干活时,思想抽离出来,构想老屋可以怎样来布局:

南方的一楼怕潮,可以架空起来;二楼做成榻榻米,配上半透明樟子纸的推拉格栅;院子里种上绿竹,流水潺潺,一片白砂,几块绿苔,精致、深远而富有禅意......

我则回忆起自小因家里孩子多:我们家三兄妹,加上父母是老师,表哥、堂哥长年寄读在我们家;童年时居家的记忆是嘈杂又逼狭的,这令我格外向往能有一个独立、安静和雅致的空间。

这几乎成了我前半生一个美好又隐蔽的夙愿,浮浮沉沉在我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我被潜意识的黑暗遮蔽,苦苦寻觅良久,才得已看见她的存在;借着解开这个愿望,也解封了我内心许多对爱与被爱的渴望和表达,让生命变得饱满和润泽起来,能够更投入的去生活、去爱!

因着这场闲聊,勾起了我在装修日记里,增加了对居家回忆的整理这个部份。这于装修、于我、于生活,都是必要且必须的一次整理。我们在“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腓3:13)之时,应该清清楚楚的去忘记,明明白白的去努力。
一、两层小楼的中学校园,成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花园小区”

6岁前,跟随父母的工作安排,我分别在两个小镇上的学校里住过。因年龄太小,对居所的记忆已经模糊。对居家有记忆是从6岁起,那时父母工作调动到县城,我们家住到了县中学的校园里。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童年里一个美丽的乐园。80年代的内地小城,还没有“花园住宅小区”的概念,大山脚下的这所校园,让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个花园小区的生活记忆。

学校占地面积很大,沿着山脚一层层建上去。青麻石铺就的台阶,应该有几十阶那么高吧,小小的我要仰着头,才能够看到台阶顶的学校大门。

校园里绿树成荫,大多是冬青和梧桐,通往食堂的路上有几株杨树,开花时飘飘洒洒惹得路人纷纷掩住饭盆。花圃里种满了美人蕉、凤仙花和一种我们叫“胭脂花”的花儿;夏天鲜花盛开的时节,我会摘上一把凤仙花瓣,捣碎了,和妹妹一起,包在指甲上,把指甲染成红色,小小的心美美地,很满足。

那时候,家里住的房子是联排的两层小楼,七八十来户人家连成一排,在学校最高的一块平地上,背后就是青山。

主楼是两层的,里外各一间,上下共四间房。有个大天井,天井过去连着青瓦顶的小厨房,傍晚时分一排的炊烟袅袅,加上青山斜阳的背景,好像一副岁月静好的水彩画。

二楼的楼板仿佛是木头的,我和妹妹在楼上蹦跳时,哥哥们会在楼下大声制止我们,我俩则得意的窃笑。

我们家是最靠边的一户,就顺势围起了一个菜园子,园子周围种了带刺的野蔷薇,权当菜园的围栏;我们当地叫它月月红,开花时节花团锦簇,粉白粉白的甚是壮观。

一楼进门的外间做了客厅,里间是哥哥们的房间;沿着天井的楼梯上二楼,分别是我和妹妹的房间以及爸爸妈妈的房间,四间房不算宽绰倒也刚刚好。

我和妹妹二楼的窗户可以看到背后的青山,风景甚好。只是小时候喜欢听鬼故事,小伙伴们又时常说山上的坟茔在夜间会有“鬼火”,便常常吓得在晚间不敢开窗,白天也不常远眺,辜负了一窗的青山绿树。

客厅的家具很简陋,两张木制的单人沙发摆放在进门处的墙边,四把木椅子摆在相邻的另一面墙边,都是请相熟的木工手工打制的。爸爸是实用义者,惟一考量的因素就是要耐用,用了粗重的木材,格外地笨重;小时候没什么玩具,只能用椅子来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每次搬动我都很费劲,用一次就抱怨一次爸爸;不像现在,买家具时总嫌厂家用料太省,不够厚实。

入门对角处是个角柜,这也是那个年代温饱之家“标配”的家具之一。下面是个带门的不规则柜子,上面架着被两块板分成三层的扇形展示柜。一层放喝水的杯子、茶缸,二层放糖罐、奶粉、麦乳精之类的冲调饮品;麦乳精现在的娃们估计都不认识了,小时候能喝上一杯开水冲调的麦乳精,满嘴的香甜,幸福感爆棚!

黑白电视机放在单人沙发对面的条柜上,没有遥控、自带天线,信号不好屏幕起雪花的时候,用手碰碰天线画面就又正常了。

靠窗的地方有一张大方桌,刷了清漆,透出木材本身的浅黄色。那是爸爸自己打制的,那个年代的爸爸们都身兼多职,除了本职工作,还要兼家里的木工、电工、泥水工......没有物业维修公司,基本自给自足。

小时候家具就是这样的

记忆中客厅的灯光总是很昏黄,因为要省电,平时只能用30瓦的灯泡,以至于我现在对童年的记忆都笼着昏黄的滤镜。但是,到了晚上7点半,新闻联播结束后,爸爸会踩着凳子,换上一个100瓦的大灯泡。顿时,整间屋仿佛被洗干净了一样明晃晃的,那个100瓦大灯泡是给我们做作业时专用照明的福利。想到爸爸妈妈在那个普遍节俭的年代,仍是细心地考虑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所需,心里会涌起一阵久违的暖流。

我们兄妹三人,会围在刷着清漆的大方桌上做作业,爸爸妈妈在旁边备课或是批改作业;家门外平台的下方,是灯火通明的教学楼,学生们正在上晚自习。这就一个80年代温饱家庭的日常生活,一切都那么温暖、安详,透出淡淡的幸福的味道。

对童年的记忆笼罩着昏黄的滤镜

在这段时间里,哥哥、我和妹妹都还小,爸爸妈妈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一家大小,家里想必也是乱糟糟、灰扑扑的景象。只是,因着一家人可以陪伴在一起,爸爸妈妈的关注都锁定在这个家里,除了经济上有些拮据之外,并没有其它的压力和烦恼冲击到我们的家庭,生活如水一般安详、平和。

彼时的家居虽粗糙简陋,却因着有这份一家人在一起的“亲”,也变得别样的舒适和安然。我是在学习了心理疗愈一段时间之后,才回忆起生命中这段被遗忘的、温暖的时光。也是这份暖意,调和了我生命中原本清冷、灰暗的底色,变得如橙黄色的灯光那般柔和而温暖起来。

只是,这份温暖和安然,后来被打破了。

大约在我读高小时,当时政府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出台了“鼓励居民自建住房”的政策。恰巧亲戚家赠予了我们一块地皮,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爸爸积极响应了号召,将家中积蓄都拿出来,自己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建房的事务之中。

自从开始自建房,家里的氛围就悄然发生改变。爸爸越来越忙碌,对我们的陪伴和关注也越来越少;妈妈原本就因家中孩子多,时常忧虑于抚养和教育的开销,决定建房后,仅有的一点作为防身的积蓄全数支出,令妈妈变得更加焦虑了,情绪时常波动起伏、阴睛不定;爸爸妈妈开始暗暗地为钱生气甚至争吵,家中的氛围变得紧张而压抑起来。

我的乐园里好像起了凉风,时不时吹得我打颤,小小的心开始紧缩起来,学会了看父母脸色行事,不再那般无忧无虑。

过了两年,新房即将落成。学校因为我们家有了私宅,多次催促我们搬离,以便腾出房子给新来的老师。很快,我们就搬出了校园。

想到新居,小小的我还是没心没肺的很开心,无论怎样,新的开始总是让人充满期待,我渴望着新居带给我崭新的生活体验。只是,很快我就陷进了深深的失落之中。

不知是受限于费用的问题还是其它,新屋只建了一层三间房,刚搬过去时厨房都没有建好,只能暂借姨妈家一楼的一间空房来做厨房,又过了几年才在旁边建了厨房。

三间正屋一字排开,中间入门那间做了客厅,里间是爸妈的房间,侧间是我和妹妹的房间。哥哥那时候已经上中学,爸爸向学校申请了一间破旧潮湿的小平房作为办公室,哥哥就住在那里。

学校在城南,新屋在城北,吃了晚饭,哥哥要穿过小城,回学校自习和睡觉。很难再有以前那样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做作业、聊天、打扑克、下跳棋的时间。

爸爸妈妈上班、我们上学也变得麻烦和辛苦起来,以前可以睡到听到打预备铃才起床,现在则要卡着点起床、上学、回家、做饭、上自习.......整个家庭的氛围不再像以前那样闲适、安舒,变得更加紧张和焦虑了。

我的家,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从时间、空间、家庭活动这些 细节之中,一点点拆解,变得支离破碎。我少女时代那颗敏感的心,也因此而越来越孤独、迷茫。


新屋靠山而建,我和妹妹的房间挨着山体,非常的潮湿;加上小县城本身就是一个盆地,夏天闷热高温;新房又被周围的自建房遮挡,空气不对流。又潮湿、又闷热,实在是非常不宜居。

渐渐步入少女时代的我,非常渴望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为此我想过很多办法,比如:用一块窗帘把房间隔成两半,给自己营造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空间。回想彼时,没少因为共用房间而和妹妹生气、闹别扭,当然很快又会和好如初。

总之,高小到中学的这段时间,是我回忆里毫无光彩的一段时光。充斥着妈妈的疲惫、焦虑和抱怨,爸爸终日的忙碌和操劳,以及和亲戚一大家子同住一个大院里某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暗流。

这个阶段的我,处在迷茫的青春期,渴望自由、清新的空气,期待着能够离开家,走得越远越好。只是,远方在哪里?其实自己也不知道。甚至,连一个成形的轮廓都没有。

我想,若一定要我描绘所向往的远方,必定会和居所相关。今日再忆,我所渴望的,不过是一个温馨、有爱的居所,即所谓“家的味道、爱的感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1

溪水别院 . 那年|装修日志 02
拓者推荐
  • 台风”极简设计思维【直播~1月20日
  • 空间美学必修课【直播~1月21日
  • 拓者年费会员,十大福利
  • 2025最新款CAD设计图库
  • 25年全新设计家装动态图库
  • 唐忠汉-越秀·天荟江湾「天樾
  • 天际壹号430公寓样板间
  • 唐忠汉-绍兴春风十里项目
  • 维几-杭州绿城白马湖下叠
  • 龙湖大丰博雅叠墅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