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多年前,我公司附近有一家请大牌设计师设计的餐厅,氛围好,味道棒,天天爆满。乃至后来,餐厅的老板为了多摆下几张桌子,把设计师精心设计的装修拆了七零八落,调性全无,但是餐厅的生意依然非常火,还是要等好久的位置。 说实话,当时这件事给我带来了一次观念冲击,这让我意识到,狭义的装修设计真的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重要,于是我真正的开始思考设计的意义,思考我做为一名设计师,到底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 去年,我从公众号上看了一些图片,说实话也给我带来一些类似的冲击和思考。以下是给我带来冲击的照片: 看到了吗? 一个图像能力超强的摄影师,足以把一个接近毛坯的空间拍的如此的有诗意,乃至你都可以用设计感来形容。 而生活中我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从手机上看项目照片非常精彩,可是到了现场去看反倒觉得一般。 part 2 汪丁丁老师曾经阐述过一个人类社会中特有的现象: 即中介物逐渐取代目的物的过程。 比如说,基督的演化过程是: 开始的时候,基督是神面前的人, 后来成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 最后成为人面前的神; 再比如,货币的演化过程是: 金钱是人诸多幸福体验中的一种, 而后金钱演化为幸福与人之间的中介, 最后金钱变成了幸福之神(要求人为神献身:拜金)。 而我想说的是我们整个行业,目前都在崇拜图片,包括我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有为了生产图片而设计的倾向。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设计活动越来越倾向于生产、传播和消费图片。 然而真实的设计,不应该是作为一系列图像而被体验,而被观看的。 而真正的设计应该是解决问题,应该是被使用,被触摸、被标记,被磨损…… 是的,图片就如前文所说的金钱一样,变成了设计和最终交付体验之间的中介,逐渐被神化,逐渐在各个公众号,各个网站,各个奖项中被膜拜顶礼。 我们崇拜的到底是设计还是图像? 这个问题不是我提出的,而是建筑设计行业反思良久的问题,因为在建筑设计领域早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图像变成了设计和人之间的中介,变成了神,广受膜拜。 于是建筑师们,借用了两个哲学概念描述并反思这个问题: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用最好理解,最直白的话来说:具身认知就是,你去项目现场所感受到的一切。 而你没有亲临现场,只是通过图像,视频,等等各种媒介所感受到的,就是离身认知。 再拿电影举个例子,你通过剧照,电影海报,哪怕是预告片,所了解到有关这部电影的一切,都是离身认知,而只有你真正的坐在电影院里,完整的看完整部电影,那么这时候你对这部电影,你亲身看过的电影所产生的认知,才是具身认知。 而离身认知不应该取代具身认知,同样设计行为所产生的图像也不应该被神化,最后代言了设计行为本身。 part 3 有一家著名的,分享你现编故事的网站(某乎),他的出版刊物叫做《盐》,这个名字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2016年,我在厦门软件园的某科技公司做产品经理的时候,有段时间非常迷恋贝叶斯定理,我想学习概率。 而做为一名平时只能计算加减法的文科生,可想这个任务对我而言有多难。 我收集到了大约30多篇文章,但就是看不懂,就连最简单的贝叶斯公式我都不能全然理解,于是我很无奈的发了一条求助朋友圈。 我说,贝叶斯定理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把贝叶斯定理的百度链接发我,有人复制了公式给我。 我说,你这些基础工作我都做了,我百度过了,我也知道贝叶斯公式长什么样子。但是,我还是不知道这个定理这个公式到底是TM什么意思? 他们回答我说,这个公式就是公式的意思啊。 我说,卧槽,我……(我那时候真不知道怎么措辞,一时语塞) 我补充说,我知道这个公式,但是我想理解这个公式,这个公式到底TM什么意思? 朋友还是回答,这个公式就是TM公式本身的意思啊! 好吧,我们陷入了循环论证,俗称车轱辘话。 我词穷了,我已经没法形容我的感受,我找不到对应的词汇或者概念,来准确描述我想要的。 在苦苦的追寻半年后,我终于可以跟着一个视频,用最笨,最土的办法,一点一点的演算,记录,之后求解,然后再总结演算过程,竟然推导出了整个公式,竟然还很神奇的和贝叶斯的公式一模一样。 你能想象作为一名文科生的我,有多么欣喜鼓舞吗? 现在,我基本忘记了贝叶斯公式的具体表述,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尝到了贝叶斯定理的味道,这个味道我永远不会忘记,而且会持续的影响我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换句话说。我品尝到了这个道理的咸味。 没错,就是盐的咸味。 我们总说,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们听过的很多道理,学过的很多间接经验,不过就是在背诵“盐”这个物质的化学公式,哪怕你考试的时候,对盐的分子式这部分都考了满分,但是你却从来没有真正尝过哪怕那么一丁点盐的咸味,那你也不过是有了离身认知,只有真实世界中舔一口盐巴,具身的感受到了“咸”! 这才是真正的具身认知。 好吧。纸上得来终觉浅,百战归来再读书。 上海岳蒙设计公司持续招聘中: |
本帖最后由 蒙汉岳 于 2019-12-31 16:06 编辑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再拿电影举个例子,你通过剧照,电影海报,哪怕是预告片,所了解到有关这部电影的一切,都是离身认知,而只有你真正的坐在电影院里,完整的看完整部电影,那么这时候你对这部电影,你亲身看过的电影所产生的认知,才是具身认知。
很多人看完电影也是一脸懵逼的,可能那也不能算是真的具身认知,比如最近上演的《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很多非真正系统性学习过的佛教徒看完也不知道说了些啥,而真正的系统性学修的佛教徒看完后会在其中发现很多隐喻,但是就算发现了隐喻也不能真正的算尝到其中的盐味,还是只有如您所说的去实践那些道理去体悟才能真正感受那糖果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