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拾一區——茶书房”成立的第五个年头,据说他们有着全北京最好的岩茶,同时还提供与茶相关的其他服务:艺术课程、插花、茶礼、茶器等。 九月份的时候,他们想做一个不同的茶室作为新店,以区别于老店。这样就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重新理解茶室? 思考从“水”出发,没有水就没有“茶”,也许可以把整个茶室都泡在水里,就像在深海中,深蓝色也成为空间的主基调。 ▼吧台、前厅、器物展示与包间 ![]() 现状不可移动的墙体已经将空间的基本格局限制,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卫生间和厨房以及两个小包间的位置也被确定。 ▼改造前 ![]() ![]() 在现有平面的基础上 我们通过四面屏障组成“风车型”的枢纽来解决整个流线的控制和各个空间的功能安排。因为售卖的需求也赋予“屏障”局部的展示功能,使其藏于空间之中。 ▼平面图 ![]() “风车”的中心是一个“空”的核心,他指向的各个方向成为功能房间,其中包括:五个大小不一的包间、一个开放的阅读大厅、卫生间、厨房以及前台。 ▼分析图 ![]() 在这样的空间格局之下,前台的重要性也被剥夺,仅成为空间组成的一部分。 ▼包间的印花玻璃,成为前厅的取景框 ▼可提供茶饮服务的吧台 ![]() ▼静谧的小包间,窄门倒映屋里屋外 ![]() ▼榻榻米小包间,隔壁是开放的阅读厅 ![]() ▼风景最好的榻榻米包间,屋外的风景被收入拉长的窗户 ![]() ▼透过室外窗户,望向走廊的尽头 ![]() ▼两重屏障,走廊和阅读大厅 ▼阅读区 前台为散客提供茶饮,像酒吧一样的小吧台。喝茶是不是可以像饮酒一样,陌生人也能聊聊天。吧台内部增加了展示售卖的器物架,后来被强行增加的木质架子本不属于这个空间,空间实现也总有得失。 ▼前台区域 包间之间的狭窄过道,以及目之所及的器物架,服务着不同的功能空间。 ▼器物架 ▼剖面1 ▼剖面2 项目名称:深海茶室-拾一區茶书房 设计方:帕姆建筑 联系邮箱:miqiangqiang@pamdesignoffice.com 完成年份:2020..02 主创:米强强 团队:张盛楠、陈俊龙、施魏 驻场设计:张盛楠 项目地址:北京,三元桥凤凰汇·里巷F303 建筑面积:150㎡ 摄影:周志鹏、墨美、帕姆建筑 摄影版权:帕姆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客户:拾一區茶书房 施工负责:缪家新、张彭飞 材料:地毯、金刚网、印花玻璃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
李振伟785623 2020-6-13 10:17:56
rockysky1 发表于 2020-6-13 09:53
效果错不错,还要看生意怎样
有的人开店做生意就图一个乐,好玩,你不信是你没遇过那个阶层的人
很对,我客户大部分开茶楼,只是想有一个自己喝茶方便的地方,和伙伴们一起研究研究美食摄影琴棋书画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