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水一方的冥想 幽雅而绵长的大梅沙海岸线,海风摇曳,星辰大海如梦境般。 ![]() 大梅沙京基洲际行政俱乐部坐落在这条海岸线上,与海天一色。酒店从园林建筑、灯光到室内皆由CCD改造设计,由外而内紧密的衔接关系,人文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设计师为这个城市创造了一次全新的居住体验。 ![]() 城市与自然对话 院邸与海洋交融 水平线是海,柔波浩荡;垂直线是山,郁郁葱葱。水天之间的这条纵横轴线,给予大梅沙一隅太多惊喜。 ![]() ![]() 01 回归自然的人文精神场 ![]() 酒店由两栋分开的L型楼宇改造而来,原建筑的条件、框架、理念都极大程度地与CCD的设计思路契合。又或者说,同一地域,设计师的想法往往相通。 ![]() ![]() 因此,CCD没有过多地改变建筑,而是尽力维持现有地貌完整性,侧重于景观、自然的角度来展现当代设计语境下的酒店。 ![]() 设计师通过建筑方块造型来丰富空间,加入了水上长廊、前院水景、中空庭院、内院、无边界泳池、玻璃盒子等,并将原本分开的L型建筑连接起来,各空间相通,使之愈发成为一个游园秘境。 ![]() 一片砖墙一原石、一池活水一古树 酒店入口处白墙映入活水,绿植片墙与立柱形成序列,未知的期待与惊喜感染着旅者。 大环境 小体量 CCD是以做大体量项目著称,而这次却与以往不同。大梅沙酒店是小体量、小精品,只有62间客房,然而CCD依然将园林景观、庭院贯穿整个建筑,水景、大树、草坪、天光始终围绕,体量虽小,却有极大的环境视野。 设计师从空间体验、水体、光影、细节上做了众多思量,纯粹建筑感的意味与形式使酒店像镶嵌在海岸线上的一块宝玉。 02 本质纯粹的居住之所 建筑设计往往反映人们看待世界方式的转变,也如实记录着人类社会形态和审美文化的更迁。 在建筑意义上,CCD旨在建立城市中稀缺类地球资源的临水建筑,地缘性、创新性以及观赏性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在前院水上长廊与大堂之间,CCD为酒店设计了一个玻璃盒子来衔接,盒子里采用“天圆地方”的元素展现出宏大气势。 通透的玻璃盒子上空,围绕着木制格栅,阳光穿透下的光影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也温暖了客人的入住体验。 憩水之城 “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在肯定实用功能因素的基础上,用多元形式赋予空间人格化、情感化的过程。” ——郑忠 步入酒店大堂,正面海景映入。设计师以“憩水之城”为题,打造了一个通透、壮阔的挑高大厅。 搭配落地窗,大堂与海天丽景相接,引自然光流泻。设计师在此处强调更多的是空间与海的关系,“海上无风时,波涛安悠悠”,一幅极具东方禅意的水墨画娓娓展开。 高级暗哑色地面、白砂石序列立柱、灰色天花、灰木色墙面,造就黑白灰的基调。自然原木色温润质感,让人心境沉淀沉静,舒适悠闲氛围,就像回到家一样轻松自在。 03 大隐于市的生命之道 身居繁华之中,独善其身,守得一份宁静,是中国哲学之道大乘境界。 CCD将酒店内庭院与都市喧嚣隔绝开来,人在海天相接处,舒适自在。水景交融、绿植掩映下,钢、木、水、石、砖等天然肌理材质都渗透出岭南建筑风格的影子。 设计师摒弃了酒店空间的常规特点,走在庭院中,可以感受到宁静、隐秘的空间氛围,相对于其他酒店,这里更像是一处别墅大宅。 客房是酒店设计的本质体现,也是放松身心与连接自然的所在。原木色的客房基调,让空间更加贴近原野,还原自然。 房间拥有一整面的落地玻璃窗以及独立的私人观景阳台,可览宁谧园景,夜晚时俯仰于此,恍如在自家宅邸当中。 从远处望,大梅沙酒店仿佛一条纽带,将海、天、人融为一体,又如同藏身真空中,案牍劳形、丝竹乱耳皆与我无关。天地往来,难得的就是这一份静谧。 项目名称:深圳大梅沙京基洲际行政俱乐部 项目地址:深圳 建筑设计: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灯光设计: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室内设计: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
本帖最后由 CCD香港郑中设计 于 2020-10-23 14:19 编辑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大梅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