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谈判沟通技巧 (实用篇) 沟通的技巧 沟通能力现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之一,对于服务行业人员尤为重要,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绩效。要想达成有效的沟通,除了自身具各相应的素质之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如何有效进行面谈 - o, f1 r% f+ O 1.助人关系的三大核心条件:真诚;尊重;同理心。 7 n6 |' l: E. P5 ^ 2.专注行为 以下行为可使案主感受到你的专注:微笑;开放的姿态;向前倾;触摸;眼神接触;点头。 6 Y! K/ n' J5 W7 u# p! I" [" ? 3.展开话题 3 B ?* y" ^2 {( B, L9 T 2 G Z* F: j- n (1)直接提问:例如"今天你好像闷闷不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称赞:例如“你这个笔盒很漂亮,是在哪里买的呢?” (3)投其所好/寻找共通点:例如"原来你也喜欢张学友的,我也是他的歌迷呢!" 3 G7 Y* |8 X' B 9 L/ B. w1 v( s (4)自我揭示:例如“我在小时候也是不喜欢读书的,不过后来……” # V; ~; Z; `0 T: L( ~ 6 l ]0 q% p2 l4 e 4.积极聆听(Active Listening) # y$ Q* ?; O# X7 H z% x* b 积极聆听有别于被动的听,积极聆听包括倾听对方的口语表达的内容,以及内容背后所反映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往往透过表达者的手势、表情、神态、身体动作及声调的高低快慢反映出来。 1 _3 |* y0 k2 i7 w7 N2 v ' k- H0 L, p4 f$ |3 W 面谈技巧 扼述语意 0 R$ W* `3 k! P+ {5 B7 Q2 J 1 \3 `1 u9 I' g/ `0 N" G' C ﹡重述对话的主要重点,以示对案主的专注和明白,以建立工作关系 : A: V2 x+ @1 R% g ﹡透过扼述语言检视你所理解的准确性,同时协助进一步讨论和交谈 3 V- z) _$ H ?! h% U ﹡给予面谈方向 ﹡切忌百分百的模仿和加入自已的见解 4 @9 L8 f( f9 i9 k) t - J. A; [5 {2 m/ _1 d6 q2 v 例如:“你目前最烦恼的是不知你的好朋友为何突然对你的态度改变了,最难受的是少与你交谈,没耐性听你倾诉心事”。 7 ], \5 ?' A* C1 Q% L& i 7 H2 b: I8 y! U7 G2 y 综合撮要 ﹡有系统、准确地精简地综合案主重点,让他有机会清晰、重温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 @) e4 f ?9 L1 _ ﹡作为面谈的总结 + U- V( c3 J! N1 N+ a 8 a) C; F# p% [# N- \5 W, _' ~ 例如:"综合我们今天的讨论,你希望先处理最困扰你的事,即是与小明的冲突;第二就是处理他的偏心问题,第三就是你的学业成绩,尤其是英语;最后就是控制情绪的方法。" 集中话题 ﹡案主可能因情绪不稳、逃避、习惯、选择地聆听等因素而时常转变话题,集中话题有助案主组织思路及给予面谈方向 7 c& h- x0 c. o& t! q$ S. d + f7 s& d7 [+ k5 O0 j6 M 例如:"伟仔,你似乎有很多事情想告诉我,但刚才我们协议会先谈你与爸爸的关系,你觉得爸爸对你和对妹妹有什么分别?" . z- t R3 Z/ p4 x! Q$ ^ ( k" G! z& n1 Y2 `% A. K5 R/ f z 澄清 2 O. H5 [9 N( G+ Y ﹡澄清含糊概念,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9 w: F2 e/ F! n, N 例如:"你的意思是老师没有让你解释便罚你,觉得老师针对你?" 1 v# T# r, I9 X2 S 对质 - Y9 h% \8 [; n* S8 n . x2 u; O! K* B+ }+ y8 s3 I ﹡挑战案主的想法 ) D7 @+ K+ g( u% R+ V! `( m ﹡语气可以温和婉转但要坚持 . t# P4 S) H5 G* J+ h 8 S: W; Z V4 } 例如:"你可能觉得死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我相信事情一定不止一个解决方法。" 运用自我揭示 ﹡可切身处地分享与案主相关的经历,引起共鸣 / r+ X/ N. b Z9 j8 p! E ﹡有助减少案主的防卫机能,取得案主的信任 7 f3 v# J; G$ {5 s) ?! j8 t ﹡切忌作故事 例如:我小学五年级时都试过出猫,当时…后来…" 反映感受 ﹡留意案主的情绪包括身体语言及语调,反映其不自知或未察觉的情绪反应 0 h4 G) A) T' R5 l ﹡协助案主探索、接纳及面对自己的情绪 1 h! B( U$ c+ |6 {5 j- I ﹡反映情绪背后的意思 ﹡展示你对案主的理解 ( m+ b- M5 X/ k: c9 l 例如:一"我好努力去改变自己…去迁就他…,他都不欣赏,仲话要同我分手!" 一“你为他付出好多但他都不接受,你觉得好不甘心…好失败!” 提问技巧 提问是资料搜集的一个重要步骤,引导案主反思自己的困惑,有探索、澄清、肯定、提醒的作用。 d! m* K3 e' G/ q; ]7 L, ^/ c/ d' ^ 开放式提问 & N& u) n) ?/ C p" t# { 例如:"你当时有什么感觉?,"你认为有什么改善的办法?" - H9 c* T+ U' h. t0 S5 U. Y& K2 G0 T 封闭式提问 P' o, {& ?! m0 X, m b# l3 L1 n 例如:“你是不是已经尽了全力?” " q3 V+ T& P- Q9 ]# j0 k * l* A- i% ]" [9 ]$ } 刻度提问 2 D8 Q+ n+ w' N 例如:如果用1至10分去形容你和他的关系,10分是最高而l分最低,你会用几多分?" $ X# T3 G4 K6 _/ p1 w" J3 I 奇迹提问 a( z, H5 G: U }! O$ n$ i0 F 2 d, s; ]0 V( [& w+ n) I5 D- d& N |+ ~ 例如:"在你生日那天,你许了一个愿,当你第二天睡醒时,你的愿望成真,你希望有什么改变?" 应付提问 5 r# \8 s& k2 }! g! s2 _9 X) j 例如:"快要考试了,你上学期成绩很差,你会怎样帮自己去争取升级?" # w7 a9 C8 J* \- c0 s- ?% s( K 有关例外情境的提问 ) Z& C; S) K# B: J ) Z* Y0 s) p% Z# t 例如:"请你想一想有没有试过你煲电话粥,但没有和妈妈发生冲突的经验?" $ E3 X7 U7 \9 H' u5 d 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技巧的特性有: ) J+ b+ y2 O& e+ l: G" e (1)无处不在,不可避免 & X, s5 }: s! l# O (2)较少意识得到 # @/ d; l4 h+ E# {2 @4 l- Y" d t$ Y; b (3)注重感受和情绪的表达 % u# f' e1 e2 e& E (4)要配合语言沟通技巧运用 - E0 h9 a1 f" K% W6 v% p9 I) ^5 i 8 |) i ?- T. E9 i M% X" J& Z 非语言沟通技巧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距离、姿势、动作、眼神、声调音量、仪表服饰、身体接触,甚至你所布置的环境等。 1 d; q* w) g/ l2 i0 I 一、面部表情 $ _ J2 J' |( y. S9 w 面及眼是身体上最易引起注意的部位、是非常复杂的表情管道:因为产生出来的实在太多,而表情的变化也实在太快。面部表情基本上可以分为惊讶、害怕、生气、嫌恶、伤心、但亦可同时多种结合在一起。若你对对方或当时的情况了解的话,你可能很正确地判断出对方面部表情所代表的情绪。 # l. C& F! J5 C/ P ) d6 w, l+ J) ?- J! \ 与人交往时,面部表情宜生动吸引,并要配合说话内容,而笑容亦是面部表情需要一环,一个友善的笑容,表示友善,愿意开放与人交往。别人接收了这个友善的信息后,也较愿意接近及与你交往。 1 O! ~) n4 L; c& z8 D6 _ ` 二、眼神接触 : n( D% X$ j- B# T% p6 f3 V% V 如果你避免注视某个人,别人将猜测你是焦虑的,不诚实的,或比较有兴趣于你的眼神正在看着的事物。眼神交流过多,如瞪视,会令人不自然。 # D" F; t; i$ d8 t/ e" d" ]. C 适当的接触是敬意和注意的有力象征。眼神接触能有力地表示出你的态度,如服从、胆怯、愤怒,亦是开放话语的重要技巧。眼神接触要自然,不要过频密或逃避眼神、或以敌视的眼望着对方。 与人交流时不需全时间望着对方眼睛,可不时转移至对方面部的其他地方,例如:鼻等。这样会较自然。 三、身体姿势 (包括坐姿,站姿) ' f2 Z/ J+ q8 ~4 f6 c 你的身体摆出来的姿势等于告诉别人,你希望和别人有什么样的交往关系、对方所说的事你有没有兴趣。双手交叉或双腿交叠得太紧,都是封闭式的姿势,显示你紧张的心绪或没有兴趣和别人交往;双手不交叉,双腿交叠而方向指向对方或微微张开,都是开放式的姿态,这些姿势被理解成你精神放松,而且愿意和别人保持交往;面向别人并向前倾斜是非常重要的姿势,显示敬意和投入。 1 [) l; C) ~- |: [" {( [! F% o 四、手势及其他动作 ( ^5 Z" O( F( j) C4 ?$ y) N 说话时可以适当地配合手势的运用,加强内容表达和感染力,不过要注意手势运用宜和自然,不要太夸张。不经意的咬着指甲、耍玩原子笔等…表达出坐立不安的情绪。紧张的人会手握拳,或扳折手指关节等。当一个人想表达他的友谊时,常常是张开手臂。点头是聆听技巧的一种,表示正聆听及明白对方的说话。 动作要清楚、自然。简单的动作能有助表达,加强说服力;动作过大令人觉得神经质。 6 F5 k7 z# D; R5 Q # i. c S( p( k 五、声线 : F4 y! I" i: B; W' N! x : z5 ^3 [' o5 \ 声线包括调、声调、清晰程度及流畅程度。 # a: z) ?, _. Z" ^& Y0 f/ i 3 ?" W8 @6 T( E4 g 语调要恰当,并且高低抑扬,给人有亲近感。声量要适中,不要过大声或过细声:大声令人有凶恶的感觉;过细声令人听得困难。 - d0 i6 e7 L4 p5 K 说话尽量要清晰及流畅,不要过于简略或含糊。 x& e+ \* X$ {# g 六、距离 ) u# i S% T/ ?! F( ], {2 i* ]) N" s 人与人之间维持距离的远近,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场合及熟落程度有不同的距离标准。每个人都有无形的私人领土、若自己的领土被人入侵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分为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不同的人所需要的不同。 . n- X! [) O% h3 L% p 七、外表 6 ^4 |( _- [( P1 E 包括整洁、发型、衣着等,影响给人第一印象。 ' |3 w4 D! U7 Y8 ]+ `1 f3 k 外表可以显示某种角色,亦可作为隐藏角色的工具。 0 ^5 U2 ?1 r' B* O# \ 3 N! q3 h* B& h$ Z! e2 E2 E H 有时人会特意以穿着来传送某些有关个人的信息。我们亦会根据外表来评价他们,尝试去判断其个性、态度等,但不宜抱有固有的看法,这些判断有时也未必准确。不同的非语言技巧组合会做成不同的效果。其中包括微笑、开放的姿势、倾前的坐姿、点头、适度的眼神和身体接触等。 总结 语言与非语言信息有一致性的重要,但两人的对话中,语言信息所传达的意思不如非语言的分量重。 非语言沟通大部分用于表达人类的情绪。对语言内容有强化功效,同时也能显出语言与其抵触之处,我们必须留意。 * O2 o/ G! P# e; a 有时非语言沟通是摸棱两可的,亦很个人化的,很难正确了解其意思而有所误解,需要与对方澄清确定。有些手势、表情或其他行为有其文化背景意义,在不同文化或文化间不能通用,以上介绍的主要是一般人的反应,小组一同讨论可更掌握这些技巧对个别组员的意义及可用性。 1 D( r: q, R/ I$ Q0 D6 o 有效的沟通行为 : k2 S7 x5 D4 `' B' R- W% o + \# F4 W8 i" ~0 a* M 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沟通的技巧,化解不同的见解与意见,当共识产生后,事业的魅力自然才会展现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并非全是与生俱来的。在经营的事业中,我们绝对有机会学习沟通技巧,因此要把握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W' i5 X8 T& Y- ~2 b 7 Y1 P. X0 n3 I7 I; A! x! v 一、自信的态度 $ K# [/ a9 ]$ V" x- B & I- A7 i( g/ Q& P( ~. \ 一般经营事业相当成功的人士,他们不随波逐流或唯唯诺诺,有自已的想法和作风,但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罕见。他们对自已了解相当清楚,并且肯定自已,他们的共同点是自信,日子过得很开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 # m( A' D3 y+ q7 v3 b- U) v6 m! o. e6 [ 二、体谅他人的行为 # P3 p* g$ H6 N, O 这其中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经营"人"的事业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惟有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 k; B0 v& v! C1 H/ s; _5 n7 W $ o$ t" r9 B; z4 m5 ^ 三、适当地提示对方 . G6 x* z! y$ x6 k 产生矛盾与误会的原因,如果出自于对方的健忘,我们的提示正可使对方信守承诺;反之若是对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我们并未忘记事情,并且希望对方信守承诺。 : Y/ _5 s! G7 _ 四、有效地直接告诉对方 一位知名的谈判专家分享他成功的谈判经验时说道:"我在各个国际商谈场合中,时常会以“我觉得”(说出自已的感受)、"我希望" (说出自己的要求或期望)为开端,结果常会令人极为满意。"其实,这种行为就是直言无讳地告诉对方我们的要求与感受,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诉你所想要表达的对象,将会有效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但要切记"三不谈":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不谈。 " l9 P1 P6 @. i: R0 W& ^% I 7 ~) r1 H* H: v6 G; F. s+ M8 q 五、善用询问与倾听 1 R7 E, @. H0 \! D' e 0 t+ J+ V4 l, d* d8 s- K' z 询问与倾听的行为,是用来控制自己,让自已不要为了维护权力而侵犯他人。尤其是在对方行为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行为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并且运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诱导对方发表意见,进而对自已产生好感。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绝对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 $ W0 X1 d. c; s6 ]* J* x, V0 x( b) X 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获得成功,就必续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的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你事业成功。 % ~5 v6 e( d! c0 o0 X$ u : A. \% N5 w8 v- {% ?% c, K0 \* \ 什么是市场营销能力 - O3 G4 Q1 k! m- e) I- F* f / M1 _/ o: \* j& c8 z/ c \ 第一节 基础培训 ) }6 R! d; K# `8 s3 v$ H& I4 f \ 市场营销是指:市场营销者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等手段,对市场营销对象 (顾客、消费者)进行的有偿活动,从而达到完成市场经营目标的目的。 # K, K& w7 _9 {* C3 g# p' Q: J# q 市场营销能力是指企业把握、适应、影响、完成市场营销活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能力。 4 j# C) {7 N0 h 要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就必须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保持合理的产品价格、开拓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运用充满诱惑力的促销增加令人满意的服务项目。 6 J* _# s/ b! n# f) d2 P! H' C0 q 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市场营销能力,就必须具有一系列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和市场营销培训体系。 . O$ d- g: L- b% L2 J- E, D ( `) U. U ~8 v$ W 企业进行营销培训的目的在于使企业全体员工高度地认同、并且绝对地服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条例。 8 w0 x6 W9 C( W3 [1 y: p 只有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运用的市场营销手段具有了统一的认识,并加以严格执行,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才得到真正提高。 + |. v" W" Z$ s7 E+ k# h 第二节 市场营销手段在家装行业中的作用 ' Q! g/ C+ V$ v7 E ) C C. n3 j' j& }2 ^ 市场营销手段泛指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正当的措施行为,它涵盖了企业战略决策体系、设计管理体系、施工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计算机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员工激励体系、人才吸呐体系、员工培训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共享体系、客户服务体系的建立等内容。 , U1 V8 u; G0 F s; x 上述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标志。高度规范的企业管理,将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能力。 $ f4 K9 |" f# v4 V( m' {; ~ " g( m8 V/ E) N: e 在家装企业市场营销规范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快速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将是企业脱颖而出的最佳途径。 第二章 咨询解答培训 6 t3 T$ O) T; a( I" y - n7 r, W# L. o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