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设计和中国设计。哪个已经有国际地位了?

2012-6-24/ 图像资料下载/ 设计理论/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2 C/ a6 O/ B5 r3 h
中国设计在世界算什么地位了?不好说,因为中国设计师整体水平还不够,中国设计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多高。那如此多中国风又算什么呢?那算中式设计。从字面上说,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可以进行中式设计,但中国的产品、中国设计师的产品,才是中国设计。
8 f7 G3 }& K+ }' \2 B; a6 S
- s  C. k3 U: R0 z! r1 K( y# p7 n9 T, z' T4 B0 W# \
  是的,这差距还是在设计师群体素质上。中国缺乏创造性的设计,审美不足,再往跟上追,是中国审美教育的失败。我们培养出了不少有知识的人,但未必有文化。很多人靠知识和技能获取财富资源后再充实个体,吸收文化,和基础教育时就奠定了全民审美素养,这是两个概念,效果也截然不同。
/ l; a1 ]; N$ B1 Z! O6 b# `* g, a, ^3 M# ^  S

) T- Z" J2 y0 e/ n  这不赖设计师,很多企业家也不愿意去购买设计,更没有可以驾驭高层级设计师的审美能力。所以中国设计在进步,但没我们的GDP那么突飞猛进让全世界人民咂舌。
3 M7 i: A. k1 K* V- I2 l+ f0 D
3 o! j2 z. D+ N2 S6 {" L% O& f* Y" [! _$ C8 G- q: H6 u
  中式设计,则不然。中国的符号、中国的哲学意境、中国千年历史留下的材质、面料、形式经验,这些是真正开始被认可了的。年初去欧洲,那确实感觉,中式设计势不可挡。大牌街上出现了很多非常中式的橱窗,外国人在展示形式都在拼命融入中式元素。产品就更不用说。Armani的手包用中国绢花绣富贵牡丹,整个国画风格的手绘,GUCCI把标识印上熊猫玩偶,长城鸟巢都上了时装和高跟鞋底。更不用提家居,窗格、太极、园林式意境,这几年早就开始流行。
- W, |1 Y" C" E. W& U
' h. r# a' j' G0 {/ j8 l
4 E! o. d- x0 c) W, R5 Q% |3 T$ }  外国设计师用中式,很多思路就和我们的设计师不一样。比如符号抽取上,他们不对中国红最感冒,而是金,金色才是最能体现中国的色彩,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大内皇宫还是充满中国味儿的传统首饰。比如他们喜欢大体量的元素微型化,故宫、天坛、长城,当然还有水立方鸟巢。大方向说,他们在灵感汲取和表达手段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F- ?; }6 r, k4 r6 |$ H! S3 w, w6 _

3 q. `0 O$ B9 e0 o
' r8 k: o/ `) m. }- c  同样的元素谁都可以运用,那中国设计师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严格说,是文化。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环境,这块偏偏又失去了。我们总觉得外国设计师“抽取得不地道”,但让咱们说什么,又说不清楚。能感觉不地道,因为我们血脉里,潜移默化的物事接触中,汉字语言中国风俗下,能感觉出这未必是真正的神韵。但说不清,就是因为文化修养不够,找不到准确的表达方式,不管是通过文字语言还是设计语言。8 t, o' p2 _. z+ f! M

( U3 m7 Q4 W; t/ G
( s5 c! I5 }6 ^* [: n  所以中式设计已经获全球青睐,中国设计走向世界还需要努力。首先不是设计师,而是企业家努力。没有经济支柱,不论艺术还是设计都不会有好的土壤。设计是需要购买的,艺术也需要购买。比如意大利的美迪齐家族赞助了文艺复兴,后来的艺术才会出现盛况,米开朗基罗就是这样出现的。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的主要力量,你不停的重复制造会让这个社会停滞在审美的初级阶段。中国企业家要有自己的意识责任。, x4 G3 q" j6 k( i2 b5 a& ]5 t6 G+ ~" |
% ?0 t' O  K+ v  ]7 i

0 d5 ~2 X0 ?* y0 P% S& Y: K  其次就是设计师。除去一些留学背景和天才们,我想我们的本土设计师群还要立足好参考学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个能背三百首唐诗的人,必然会对诗词有深刻的印象;有了深刻的印象,自然就会模仿写诗词,写的好坏暂且不论,但一定会有整体感觉。你读了10首诗就要去创作,这就容易摸不着门道了。尤其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个人天才型的工作室,是一个设计师群体的力量。那么这个群体就至少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读透已有产品的能力,才能在流水线外产生出自己的设计灵感。
- Q5 H6 r' D5 ^2 d4 r2 B
) L9 X+ z9 e1 ?- n5 `' v% U, E) Z+ D6 ^- B. Y& K& q
  中式设计由中国设计发扬光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好事,我相信也是必然。毕竟一个老外太极拳打得再好,也不会有一个国家的老外都把太极拳打得多好,底蕴还是我们近水楼台的最大优势。但中国设计未必就死扣着中式不放。就像博洛尼,我们有上门级的设计师,也有研发级的。后者是我们的精华,因为他们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可以接受外国的各种文化精髓,也可以融合进各种部落文化的设计元素。我自己来说,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单纯的一个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博洛尼要用全球化的力量面对全球。
/ r  a2 g& u# j3 m
; Z# p, ~; w" `2 B: o, H9 N' i. D) v) X8 E+ p1 B+ c$ W  |+ {6 C4 ~
9 r% W0 {( T# N- V- N* _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2

中式设计和中国设计。哪个已经有国际地位了?
拓者推荐
  • 【郑州站】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郑州站】丨风水布局与设计课
  • 【郑州站】抖音/小红书,获客实操课
  • 25年全新家装各空间动态图库
  • 2025最新款CAD设计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