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茑集·草原宿集是位于内蒙古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民宿集群,是STUDIO QI建筑事务所继宁夏中卫「飞茑集·黄河宿集」之后的第二个在旷远的自然场地上形成单体散落式布局的建筑项目。其中由15个客房单体、接待公区、餐厅和泳池,及员工宿舍组成。 场地的东面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和沿河树林。青葱的草坡随着阳光掩映在建筑的白色肌理上, 浅灰色的屋顶连绵如远山般起伏。日落时分,染上金黄。 在乌兰毛都的大草原上,「飞茑集·草原宿集」回归到与自然环境的直接联系当中。当我们着眼于场地,环顾一周时,天穹的边界线因草原的辽阔,在无限远的地方被连续地勾勒,远山、近处的树林,甚至是羊群,都随它延展、环绕起来。 在穹顶之下,事物以环绕观者的形式由近到远,一层一层地推进至无限宽广的边界。回想起蒙古包的空间形式,其也有这样对场地的直观。蒙古包内以火撑为中心,家具和物件环绕其分层布置;大蒙古包可以举行大型宴会,小蒙古包可供2-3人生活居住。这是无关尺度的空间向心形式,或是一种符合一系列层级的可嵌套空间模型。“以小见大”,即是蒙古包对场地的一种回应;小尺度的居住空间回应了无限尺度的旷远场地的空间形态。 ▼蒙古包构成与布局 ▼《胡笳十八拍图》途中场景分析 ▼蒙古包与外置帐幕组成的室内外关系 在「飞茑集·草原宿集」的客房、公区、餐厅内,以及在各功能空间的组合中,我们对不同多边形单体的形式与平面布局进行了试验,去探讨向心性形式演变的可能性和弹性;其中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是对圆形向心形式根据不同内在结构的剥离。这三种多边形以客房为主要的功能体,作为特定的范型来讨论向心空间形式的理型。 ▼多边形形式演变 “游牧人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故以穹庐为栖止。”这是一段游牧生活的描述,“穹庐”指的就是蒙古包。游牧人过一段时间就会迁徙一次,天气好的日子里在蒙古包前扎上一个帐幕,便可与友人坐于帐幕前赏眼前之景; “待四时之景”则是一种在持续时间内游牧旅居的生活状态。帐幕前的景色随四季、地点变换,蒙古包的内部空间则依旧;蒙古包是包裹且封闭的室内空间,帐幕则是其与场地和景物联系的延伸。 ▼2.5维窗洞与门洞的环绕式置入 ▼多边形客房平面示意图 2.5维的界面伸缩性就是将片段时间内的不同场景在记忆和感知中引导和拼接起来。将“四时”的绝对时间感受转化为以身体和视线线索引导的相对空间体验。原来在蒙古包外搭建的帐篷被转化,浅浅推开的2.5维窗洞与翻折形成一定深度的2.5维门洞被置入多边形单体中。即原来外在的临时与不恒定的“延伸”被转化到恒定的空间形式内。2.5维窗洞通过按压形成的浅浅的转角将客人的视线引致草原的某处,2.5维门洞则通过翻折一定角度的片墙和与身体水平的矮墙将客人引致特定的视点。客人可以坐在窗边的坐榻上,倚在露台的矮墙边,靠在浴缸的背板上,看日出日落,云展云舒。 若将360度广袤的草原展开成二维的图幅,就能看到连续不断的山脉、草坡、羊群、云朵。多边形的向心空间形式源于这种场地的连续性,因此,多边形单体的立面也可以随着场地展开,在展开后的视觉轴线体系下,多边形立面内外两边的场地与室内空间可被平行列举,并逐一进行讨论。展开的立面通过按压、翻折等动作形成2.5维的窗洞与门洞,其中蕴含着室内空间与草原的亲近及远离的进退关系。视线、动线随着2.5维墙面的起伏和引导,在室内外空间中交织与延展。 室内坐榻前,较浅的2.5维窗洞(浅空间)即是青葱草原的向内渗透,2.5维门洞形成的入户玄关和露台就是往户外草原的无限延伸。客人被一个浅空间引进室内的同时,视线又被另一个浅空间带到了草原上。视线不断地折返于室内空间充满生机的草原。在一幕幕场景的交织下,客人便渐渐淡忘了自己到底是躺卧在客房的沙发上,还是微风吹过的草原上,这一切似有似无的空间遐想把人带向无穷的草原边界。 ▼六边形客房单体剖面示意图 ▼八边形客房单体建筑 ▼多边形客房建筑群 五边形单体是「飞茑集·草原宿集」的客房单间。其中包括玄关、起居室、卧室、卫生间、露台等基本功能。客人从草原的小径经过户外玄关到达起居室,往左转头就能看到卫生间的洗漱台和面对草原的竖向长窗,在起居室继续向前是通往露台的小门,一旦捕捉到窗外的有趣景象时,客人便可随时随地前往。露台的左边就是单间的卧室了,草原的景象在其面前的横向长窗中展开。不同功能在五边形内沿着边界依次布置,同时功能之间在向心形式中的也被紧密地相互联系着。五边形建筑面由上延伸及聚拢,形成五边形的采光井。 ▼五边形客房室内实景 六边形单体客房建筑,中心是一个坐榻的区域,坐榻倚靠着的矮墙后是床铺,矮墙给予了流动空间中氛围的划分,组成了较大的客房单间户型。左上部分的卧室区域是相对安静的,右下部分的起居室与卫生间的区域是好动的。客人经过玄关后先到达起居室,视线顺着墙的边界向右落在的矮墙和中心的坐榻上,随后再被径直地引向后方长窗内的草原中。在这一连串视点视线的动作中,矮墙作为串联的空间线索将起居室往坐榻区方向延伸至窗外的草原上。由上看,六边形单体立面聚拢形成一个正三角天井。 ▼六边形客房室内实景 八边形单体是「飞茑集·草原宿集」的套房。相比客房单间,其增加了一个室内的玄关,一个坐榻区域,一个卧室。八边形的每一边都可划分出一个边体。边体与中心的相连和相隔的关系形成功能之间的不同组织。八边形的中心是起居室,室内玄关和坐榻区作为边体与其相连时,起居室的视野边界可通过边体上的窗延伸至草原,当露台的门打开时,草坡上的微风随之飘进来,淡淡的草籽香又把端坐在沙发上的客人引致户外。两个卧室作为边体与起居室相隔,形成相对独立的两个房间,把客人推向一个更小尺度的包裹空间当中,无垠的草原被推至远方。八边形单体形式组成的是一个正四边形天井,其平行于八边形的四个长面。 ▼八边形套房室内客厅实景 ▼餐厅室内实景 飞茑集·草原宿集特别定制了一系列以深绿色和浅绿色相搭配的家具和摆件, 其中包括桌椅、沙发、坐榻、窗帘、地毯、毛毡画和挂毯等。 其呼应着草原春季的翠绿色,夏季草原深绿色,转季时的浅黄绿色,深秋的黄色,冬季的褐色。 ▼六边形客房室内实景及家具设计 ▼毛毡挂画设计示意图 STUDIO QI 一直以建筑为载体持续对乡村振兴进行思考与推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乡村复兴,是给予乡村叙事性和生活气息,这种叙事不是指建筑师采用的手法本身,而是能够驱动当下的体验,产生经久的无意识的生活。 在「飞茑集·草原宿集」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内蒙古乌兰毛都大草原的场地特征和地方传统进行了挖掘和探索,重新思考辽阔草原与蒙古包的时空关系,并对多边形的形态演变进行不断实验,重新诞生的建筑形式不仅是历史在地性的回归,而且是当代草原居住生活的展开,乡村在延续的叙事中得以活化。 项目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草原 项目面积:1590平方米 开始和完成日期:2020-2023 业主方:兴安盟文旅集团 运营方:飞茑集 建筑及室内设计:STUDIO QI建筑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戚山山 设计团队:赵云鹤、吴凯、马铭勋、高艺倍、吴尚明、黄若莹、曹泓毅 建筑施工图配合单位:内蒙古工大设计院 摄影:金伟琦(澳门科技大学) 、王宁、myways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并不觉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