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山”山地villa是一次深入莫干山郡安里林海腹地的山地聚落营造,我们试图于原生自然间打造一处属于都市人的避暑生态聚落,兼具亲近自然的避世体验与品质生活的度假体验。面对演变千年而风光尤胜的原生自然,作为“外来入侵者”的建筑,以何种姿态介入、呈现及落地,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沟通介质,是本案我们所要探讨的话题。“在莫干山里的营造,建筑师需要对自然保持足够敬畏,寻找妥帖的方式与适合的材料,使得人和自然能在此和谐共生。”——主创建筑师 朱培栋 以水为序,举重若轻 整体营造的第一项任务是以水作为切入点,在郡安里心脏部位长林邬水库边置入一处游客驿站。我们选择以最基本的建材,轻薄的密肋钢板结构,消隐的立面气候边界,干净利落的折“纸”动作构建起这处“线性”驿站,奠定了对环境最小干涉的营造基调。 自然规划,无车聚落 在规划上,我们将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在山脚,采用电动车接驳到户的上山形式,不加设机动车路径的做法给予场地设计足够的自由度与曲径通幽的序列感。三类不同尺度的点状基本单元根据现场植栽分布进行选址,沿山势有序串联,呈现散状排布的线性结构。 因坡就势,保持水土 保持水土作为设计深化的前提。我们以类似干栏式的建造方式将建筑抬离地面,山顶陡坡处建筑体块逐层跌落,最大限度依附于山势。 错落有致,因地制宜 通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等高线和竖向关系的分析研究,我们结合景观朝向,回避视线干扰,设计出平入、上跃、下跃、退台四种建筑和场地的关系原型,标高设计尽可能地顺应原始地形,减少开挖以及对山体的破坏。 局部上下跃处理形成的标高差异,将各户的景观视野最大化,同时山墙面虚实有致的处理手法,又避免了不同单体之间的相互视线干扰。最终沁山villa所呈现的丰富的建筑形态、群组关系及空间体验,是在对无数种可能性进行尝试之后,最契合于这片自然山体的答案,“与山共生”,自成风景。 精拙相间,融入山林 在材质和构造上,我们力求营造“精拙相间”的质感——简洁的现代金属型材突显细腻精致的品质感,多孔深灰色玄武岩与山间景色有机对话,回应自然的无华气质,也实现了酒店的品质追求。 生态修复,装配施工 为避免工程较大的土石方量,保护原有地形与植被,我们确定了以“生态修复”为前提的施工建造策略——采用人工挖孔桩、吊脚楼的空间结构形式,选用预制装配式的材料,实现对自然的轻微介入。 在“沁山”山地villa项目中,我们将“融心于山”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心”是建筑师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亦是未来度假旅居社群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心。 建筑师的力量不仅在于形式演绎和功能实现,亦可以于更多领域发挥潜在价值——开发模式下的生态保护、自然山野中的氛围塑造、市场反馈中的价值溢出以及旅居热度的经久不衰,这都源于建筑师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山林的尊重,对于环境的把握,对于材料的控制。“沁山”山地villa所创造的“与山共生”,是一次隐于山峦林海间的美学构成,亦是一部关于人和自然如何共存的思考纪实。 建筑设计: 朱培栋 面积: 13328 平 摄影师:存在建筑, 陈曦, Feng Lin 设计主创 /项目顾问: 朱培栋 设计团队: 宋萍、沈明琪、邢明泉、熊迓、王雨非、杜梦颖 结构团队: 徐凌峰、李建军、谢道清、邱丽清,王健 机电设计: 黄国华、傅小娟、王志勤、郭州、余勤(给排水)、周剑、陈立红(暖通)、俞伟胜、夏仕贞、陈天华(电气) 景观方案局部优化: 李上阳 制图: 黄芸婷、杜梦颖 业主: 德清御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 GLA建筑设计 City: 德清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