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岛位于烟台市牟平区,背靠昆嵛山,面临北黄海,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养马而得名;又因岛东有一小岛,状若巨象浴水,亦称象岛。自八十年代开发以来,养马岛因其海水浴场、赛马场等设施,一直作为烟台的一个本地的公共疗养和休闲娱乐胜地。随着近年来滨海休闲度假的升温,养马岛也渐渐成为烟台的一个近郊旅游热点,岛东端的果冻海和下午落潮时的赶海活动都是竞相打卡的好去处。 埠舍民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萌发出来。场地位于岛内马埠崖村,是一个由瓦房和板房围合而成的方形大院,原为村集体使用。场地地势低于道路但又位于马埠崖村的高点,西侧和北侧是面对大海防风的树林,东侧为空地和球场。从院子里可以眺望牟平以及更远处的昆嵛山。 在这样一个场地中,我们没有选择海岛上常见的“白房子”形式来进行设计构思,而是希望能够塑造一种让内心安宁的方式,借助场地周围树林之下的“野趣”和远处的山景,通过海岛上常见的灰瓦、石墙和石头地面形成一个自然而然、返璞归真的方院子。 ▼民宿入口和观景台 ▼树林之下 ▼廊下和院子入口 改造设计从置换轻钢板房开始,在保留修复了场地北侧的瓦房之后,我们将西侧和南侧的板房置换成单坡的钢结构建筑,从外往内起坡,在院子里形成较高的檐口;其次,在内院界面上增加了外廊,廊下空间既作为主要交通路径,也是客房和公共内院之间的缓冲。连续反弧形的外廊带来的戏剧性景框效果也和庭院景观相得益彰。 ▼结构体系 ▼外廊和院子 ▼檐下和坡地的树林 ▼院子里的小径 ▼下雪的院子 客厅和接待区通过重檐屋顶形成了挑高空间,下部分通透的落地玻璃让西侧树林和内院景观产生视线贯通和空间连接;重檐屋顶之间,一侧采用梁上玻璃砖砌筑,给公共区带来更多柔和的自然光线,同时,另一侧的长向高窗也让室内的人可以透过两层屋面之间看到树梢的绿意。大厅里下挂的弧形吊顶和锥体的壁炉,也增加了山野建筑空间原型的“野趣”体验。与接待大厅相连的咖啡厅由原有瓦房改造而成,我们保留了瓦房的坡顶和简易桁架,让历史建造痕迹成为室内空间中的一个独特记忆。 ▼公区会客厅全景 建筑语言上,东西两侧建筑立面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东侧立面位于空地前的高台上,贯穿整体的连廊在东侧放大形成主入口,并在面对远山的轴线上上翻起拱,形成一个具有“仪式感”的观景窗口,也赋予外立面一个标志性符号语言。西侧立面低于树林,从岛内道路上看,树林后方长向展开的单坡屋面和压低的檐口,独特又有力量;咖啡厅和接待厅,其双坡顶三角形的山墙和重檐的弧顶也成为长向立面上点睛的主要视觉符号。 ▼公共客厅剖透视 ▼横向展开的院子视角 ▼会客厅 ▼咖啡厅 建筑材料和色调上,我们选择了花岗岩片石、以及象征着海岛礁石色彩的质感涂料作为外廊和室内外墙面的主要材料,在充分回应材料语言的在地性同时,暖色调的处理也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空间氛围。廊子顶部和地面采用深灰色,用来柔化海边刺眼的阳光,形成室内空间的油润光感,同时,也加强了室内外过渡空间的层次。 ▼客房拆分 ▼西侧客房剖透视 ▼客房空间 ▼面对树林的房间 建筑结构上,除了保留的北侧瓦房之外,新建建筑采用钢结构建造。我们建立了一个结构体系,将主体建筑、外廊和挑檐等不同截面的钢构从大到小整合在一起。主体结构采用方形梁柱形成连续的整体结构,高低坡顶的挑檐通过外露的变截面挑梁支撑;外廊采用圆柱和边梁与主体结构拉结,形成下方宽敞的廊下交通空间;外廊的挑檐平面为弧形,越往中间出挑越大,设计采用了间隔600mm的钢板肋从上方吊挂,在满足结构逻辑的同时也增加了檐口的细节美感。 ▼三重屋顶关系 ▼高台上的院子 ▼透过拱顶看院子 ▼屋檐的组合关系 ▼在浓雾中 ▼院子里的黄昏 ▼仲夏夜之梦 在埠舍民宿这个具体的场地上,我们通过对原有乡村肌理的重新演绎和对北方海岛“在地性”理解,不拘泥于对“海边民宿”的常规解读和大众标签,让这样一个“方院子”在生长在山海树林之间。在半透明高窗的光线过滤下,油画一般光感的客房里可以面对树林静思休憩;在高大宽敞的客厅里围炉煮茶、远眺昆嵛;或是在廊下和院子里游走玩耍;这个树林之下、山海之间的小建筑提供了城市近郊的舒适度假体验,既可以作为海岛旅游的一个完美休憩地,也可以成为宁静致远、自我升华的避世之所。 项目名称:埠舍民宿 项目业主:烟台埠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马埠崖村 建筑设计: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张淼,唐康硕,刘友鹏,贺宁彦,覃云飞,李月,张海涛(实习),史悦琛(设计表达),曹睿瑶(设计表达) 建筑面积:95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3.08-2024.01 建设时间:2024.02-2024.08 建筑材料:方钢,薄钢板,玻璃砖,片石,仿花岗岩砖 建筑摄影:吴清山,MAT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