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不大,却很难用文字来描述整体,索性截取空间的片段,作碎片化的乱语,试图在局部中捕获和构建整体的感受。或者,空间本就是需要体验的,氛围只存在于空间中…… ![]() ![]() “赤饭”24年设计施工完成,50平方大小,仅有14个坐位的私厨餐厅,主理人苏打与母亲一起经营。初来勘场,是初夏的上午,骄阳如火。随导航转了几圈,不得其门,最终主理人苏打来车场接我们。场地在一个架空社区的四层,底商屋顶平台上的独栋,七米见方的方盒子建筑,东侧有邻,实墙,剩余三面有花园与高窗。北侧入户,室内下沉,内部层高四米有余,视线通透,临窗有楼群对望,光照充足。原建筑入口北进,正对园口,三两步直逼大门,侧向花园成了冷落的边区。入户直落几步的台阶显得唐突。这些场地条件并未成为限制,反而成为我们创作的起点,通过迂回的空间动线,对角的几何切分、以及对自然光的引导与控制,将这50平米的场地转化为一件具有雕塑感的餐饮空间。 ![]() ![]() 洄转的流线 改入口到侧面园中西进,疏解逼仄的入口关系,迂回花园中游逛而来。外部可盘活花园,内部有距离折转台阶下行,解决户外地面与室内夹层间不足人行的尺度关系,同时在几度的由外至内的几度空间转合中,营造游园般的身体感知。 ![]() 镜像的入口 入口部分设内外镜像双生结构,外有悬挑踏步、玄关半墙、钢板雨檐三项围合,内有雨檐、“L”折墙、台阶踏步对仗,引导台阶下行。内外半墙与二层楼板同高,可避入口人行视线,仅见墙内围景。为设定奥旷之意,欲扬先抑之法。 ![]() ![]() ![]() 缝隙的窗景 原入户门封堵,留下部透窗,窗外一石,置于户外隔墙夹缝,留有天光上部散入。隙中作景,以破夹道逼仄、幽暗,无趣之题。 ![]() 对角的架空 夹道转身,餐区挑空,高窗、柔光扑面。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新世界。也始得见餐厅全貌,方形盒子空间呈对角切分,一半设夹层,一半留空。 赤色的构架 “赤饭”主理人极爱赤色,也取“赤”、“吃”谐音。我们钢结构及楼梯皆取赤色,结合消防管裸露管道呼应。在整体用材外增一抹浓艳。 内向的旋梯 通二层旋梯,设在对角斜线的中点,也是整个方形场地的中心。高区正面闭合,面低区内向开口,外部铁灰,内部赤红,若平静外表下鲜活血肉般的生命激情。 三角的展区 夹层为三角形,刚好一半的方形,设为展区。与挑空区有扶栏相隔,西、南两窗光线经棉布窗帘过滤、顶部波浪板反射,漫然内渗。三角夹层不定期陶艺、餐具、手工、绿色食品展览,北向有窗对住宅楼,未免双向互扰,有半透阳光板滤光隔视,沿窗设回收旧木长台以陈展品。 温柔的氛围 餐厅的整个空间都笼罩在滤过的漫射光线中,深色地面的哑光、旧木涂抹过蜂蜡油的暖润、水泥板的清冷银灰、旋梯结构的红色油漆、横窗外的野莽草青,都显得温润质朴,彼此温柔。 止于发文,餐厅已经营数月,在主理人的细心照料中,生意稳定,人气高涨,很多时间需定位留座。勘场之初那恐因场地内处社区而人流不足之心得以宽慰松解。健康稳定的经营与综合的空间氛围,给予整个场所独有的体验。愿生意兴隆。 项目名称:赤饭餐厅 设计单位:边界空间设计 公司地址:杭州市江汉路1785号双城国际1号楼404-2室 项目完成年份:2024 建筑面积:50 ㎡ 项目地点:杭州市余杭区鲲顺街沿街7号门4层423号 主创建筑师:黄三秀 项目摄影:汪敏杰 设计团队: 黄三秀、高巍东、施甫、裴锦涛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