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栋中年夫妻沉淀半生后,用以回归生活的居所。透过安放起居时光的表象需求,设计师更为聚焦夫妻二人对于传统东方美学哲思的向往。 司空图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八百年后,一座宅邸正以空间为绢帛,重写此境。取宋画中的留白之韵为骨、光影之动为脉,将远山的黛色与林间的氤氲转译为诗意栖居的当代语法。于此间,居所仿若半卷未终的宋画,那点睛的飞白,恰如生活本身落笔的痕迹。 ![]() ![]() 入户玄关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东方仪式。原本狭窄的空间经敲除后得以新生,正圆形灯膜如满月悬空,重置空间秩序,两侧的精巧壁灯以对称姿态垂下,暗合传统宅邸的中轴礼序。 ![]() ![]() 挑空客厅直达高远的山水之境,竖向纹理的木饰面从地面攀至穹顶,背景墙两侧微扬的飞檐式收边,既是对“山势欲飞”的抽象提纯,亦成为光的导流板——晨光斜切时,木纹如琴弦震颤;暮色沉降时,阴影在墙面晕染出深浅墨韵。 ![]() ![]() 竖向的秩序感向下流动,如琴键般悦动的沙发,为一家人的团聚时刻奏起欢乐的颂歌。 ![]() ![]() 家具以对仗的韵脚,交汇出空间的另一组诗赋。白色圈椅是此间最精妙的文化转译。脱胎自明式制式,却以极简轮廓与烤漆工艺剥离年代感,似将宋瓷的温润釉色凝为抽象符号。 ![]() 普拉达绿大理石茶几成为空间锚点,三块石材以错位叠构形成山势起伏,裂纹自然舒展如郭熙笔下的卷云皴。 茶香氤氲间,功能性空间的诗意营造变得尤为重要。原始建筑的烟道结构被保留下来,作为建筑过往与当下的连接。壁炉经过一番现代极简的形制重塑后,与颇具古韵的茶台、及其背后经过特殊处理的博古架,又构成了不同设计语汇的唱和。时光也在此流连,一如内置LED灯带经雾面亚克力折射后,在墙面晕染出宋画绢帛的暖黄光晕。 茶桌两侧,主宾位次井然,但秩序感又被传统圈椅与现代感座椅的风格交汇所打破,这种非对称的“对称”,恰恰切中此间场景的构建灵感——《千里江山图》中以错落求均衡,于克制中见张力的山势布局。 光影持续向内流动,三餐的时光也变得具体起来。中餐厅圆形的灯轨、吊灯与黑色圆桌,皆以几何对仗暗合“天人合一”的宇宙秩序,为家人的围桌相聚注入厚重的仪式感。 旋转楼梯连接二层空间与阁楼,如同一场精密的几何实验,以刻意消解的扶手实体,突出悬停的“墨线”,在螺旋向上的无尽想象中,为身体感知铺陈空间的延展与余韵。 设计师以“境生象外”为笔,将自然与人居的共生关系写入更多空间。通往负一层的楼梯就因对自然的礼赞而成,转角处的仿真树随人走动亦会摇曳,橘色光晕自球状灯具中渲染开去,温暖着这处自然光很难抵达的角落。 一束“偶然的光”,烘托起了观影室的氛围感。这虽然是设计过程中的无心插柳,却为屋主入住后的生活带来意外之喜,也更加回扣居所“和光同尘”的设计主题。 以光为呼应,吧台区以红酒架与灯带的结合,为空间带来阵列式的几何秩序。 西厨墙面抽象山水画作中的落叶与涟漪,是悠闲烹饪时光动态转译;沙发环抱而成的儿童游戏区,则更为空间带来几分跳脱且童趣的美好。 纱帘滤入的天光随时间推移,生活归于静谧。卧室空间以竖纹木饰面与灰色软包刚柔相生。 当最后一抹夕照掠过窗帘,沉醉于时光的居住者方恍然觉察时间的流逝,却也心无所失。这是他们生活的哲学,一如此处宅邸。成就喧嚣中的一方隐逸居所,亦是规整生活中留有的几笔未竟。 项目名称-与光同尘 设计总监 -毛泰华 设计团队-李炎 帅敏旭 梅艳美张笑笑 王铭艺 软装执行-怀朴软装-张佳 木作执行-思托尼亚木作 项目执行-尚层装饰 项目面积-700m² 项目地址-浙江 杭州 毛泰华 主创设计师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