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家,是寻找自我和本源的旅途,跟随日本建筑师下川徹的脚步来到九州,这座位于久留米的自邸将家的愿景投射在具体的场景中,讲述了一个跨越十年的故事。清幽淡泊的梅和雪松在拥挤的市井之间开辟了一片与世隔绝的遁隐之地,深浅不一的木材勾勒出古典的空间轮廓,无论是外观、气味还是触感体验,都散发着一种日式美学独有的温和与静谧。 ![]() ![]() ![]() 下川自邸坐落在九州北部的一条住宅街道上,这位从未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建筑师在早期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往日本各地参观学习,因此他将自己的建筑事业驻扎于故乡九州,并在2015年修建了这座自邸,利用丰富的实操经验及相对保守的表达营造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空间风格。 ![]() 此番住宅改建的实验性理念在于打破战后日本以重建代替更新的思维模式,在过去,人们习惯于二三十年内拆除旧房并再建新房,然而随着日本经济形势的变化,渐进式的改造更新逐步取代了通常只能持续一代人的高成本住房更替习惯。在此基础上,下川徹运用包容、明快的现代美学延续建筑的历史,以承上启下的折衷语言展现了时间留下的痕迹。 ![]() ![]() ![]() ![]() 在住宅的入口处,一个过渡性的区域受到传统茶室的影响,通过低矮的天花板和有限的尺度暗示空间的转折与开合变化。豁然开朗的主客厅向外延伸至庭院花园,高于地面约1.5m的平台以障子屏风为隔,建立了沟通内外环境的视觉联系。 ![]() 住宅的亮点是厨房和家庭餐厅的设计,下川徹颠覆了家庭主妇在厨房忙碌而孩子在餐厅吃饭的传统生活模式,通过打造功能合并的开放岛台增进彼此的沟通联系。在纯粹且包容的家庭氛围里,经典的日本美学要素以黄铜门把手、竹编座椅、抛光墙面等空间细节为载体,生动描绘了下川徹与其家人的愿景。 Financial Times的建筑评论家Edwin Heathcote认为下川徹的超前之处在于成功将木工技艺、传统材料与现代美学相融,通过对于空间边界的微妙刻画营造出流动的体验。此外,他在九州地区的长期学习经历奠定了深刻的场地认知,进而在空间中呈现出纯粹的美学见解。 以九州筑紫平原稻米种植区的House in Nabeshima为例,虽然场地周边的农田已经改造成居民区,但流经住宅的小溪和南部的花园依然保留着过去的影子。下川徹利用四坡屋顶结构建立连接花园、阳台、客厅、中庭的空间层次,以净化心灵的风景描绘往来于自然的生活氛围。 除了构想美学的生活愿景,下川徹对其他类型的空间设计也大有见地。他的新作Takenokuma是一间位于九州阿苏山脚下的茶室,如同岛屿般悬浮于水面之上的亭台建筑将景观作为主导元素,通过飘散在空气中的雪松气息和倒影着群山的水景营造沉浸式的氛围,使之如同地方神社一般将临山傍水的独特风情流传下去,成为地方文化根基的一部分。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