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厅堂向外凝视,一缕缕光,一片卷落的竹叶,水池里泛着微小的涟漪……墙外的人声或说话者的脚步声时远时近,透过半高的格栅可看见成片的房舍,共鸣与怀旧拴住了人的情感。 ![]() 这个房子唐先生住了10年,如今完全是新的景象。改造后的小院子,在秩序和美丽中唤起了一种新的生活,老邻居们来串门闲谈,寻常的日光长出了新的模样。一段幸福的过去在回忆中重归幸福,当下的事物让他快乐而新鲜,未来便寄托于此。 ![]() ![]() ![]() 夜色在头顶将至,家被一片暖意填满,笑谈在天窗下的圆桌荡漾开,撞到了柔软的家具。从厨房到餐厅,寻常烟火沉醉在无拘无束的空间里。这是新家落成后,一家人第一次在这里享用晚餐。 ![]() 唐先生的家位于昆山,是一栋传统中式联排别墅,灰瓦连绵,改造后面积增至260㎡,主人将它作为养老居所。 在我们看来,这个家需要一个新的情感起点,过去孩子的成长、事业的发展居于生活之前,如今,老两口怎么住、惬意的时光如何流逝成为家的核心。我们希望空间的设计带着善意,尊重当下状态,延展新的可能,家越住越像一棵老树,年轮里藏着旧事,新发的枝叶又让当下生活更加舒展。当空间既能托住记忆,又能为新鲜留白,或许才是真正的“适老”设计。 ![]() ![]() 空间的改造随处可见,首先就是南入户庭院。原先的南入户是停车位,地面部分较为浪费。我们用半高的格栅围合出一个庭院,置入白色的方盒子,延伸出临水而设的茶室,通透的玻璃幕墙让檐下的空间也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留出视觉与声音的缝隙,邻里自然问候,也就有了天然的会客厅。 ![]() 无边界的玻璃围栏上悬浮着几块石板,烟蒂与茶盏留下真实的生活痕迹。 庭院一隅,浅池如镜,将天光云影尽数收纳。 方寸之地里,传统江南民居的含蓄韵味依稀可见,又渗透出现代设计的自由洒脱。 ![]() 即使身处室内,一幅会呼吸的画卷也在眼前徐徐展开。晨间夜色尚未全褪,庭院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到了午后阳光被顶上隔栅切割出一道道影,缓慢变幻着角度。暮色四合时,又染上一层淡淡的黛蓝。江南的雨也是很妙的,滴在水面激起无数细小的圆晕……四季成了触手可及的风景。 在客厅上方采用半搭建手法,在实用与诗意间取得了完美平衡,既为楼上拓展出实用空间,又预留了光的通道。当光线从挑高的水平窗户悄然潜入,在室内铺陈,由明渐暗,在墙面勾勒出迷人的光影,为客厅蒙上一层静谧而神秘的面纱。 在家具的布置上我们更加克制,既考虑到空间的体量,维持其该有的呼吸感,又让人的行为更加自由。低矮的沙发不设固定的朝向,可移动的单椅随时变换使用场景,每一件家具都找到了最自然的落点。这样的客厅不再只是仪式性的存在,而是回归到更加日常的使用功能中。 我们希望楼梯不再是单纯的功能构件,蜕变为一件会呼吸的空间艺术品。悬浮的透空墙体将其温柔包裹,虚实相间,既保持了通透感,又赋予神秘的光影气质。底层踏步巧妙地延伸为展示平台,唐先生收藏的物品可以随意放置,当光聚焦时,影影绰绰的台阶有着无限的乐趣。 当南向的光渐渐微弱时,餐厅的采光井便接续奏响了光的乐章。格栅将客厅与餐厅温柔区隔,采光井的玻璃顶面将自然当作画卷,云卷云舒,晴雨变幻,都成为最奢侈的装饰。另一侧,玻璃与木护墙拼接,无限延伸空间的视觉效果。 我们打造了一处室内景观,石材台面不仅是种植台,更成为了家人朋友自然落座之处。一棵小树循着天光向上生长,枝叶投下斑驳的影子。在这里,或独坐阅读,或对饮闲谈,都能感受到空间的自在呼吸。 拍摄照片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雨,星星点点落在头顶,人仿佛与天地相接,又与亲情相连,从日到夜的光影接续,空间始终迷人。 西厨区的改造,为这个家注入了现代生活的温度与便利。我们打破了原先逼仄的空间格局,以一座精致的岛台为中心,打造出兼具实用性与社交性的餐厨空间。 天光从餐厅的采光井流淌而下,自然漫入西厨区,木质吊顶柔和地包裹着这个区域,营造出温暖而亲密的氛围。 深色的柜体沉稳内敛,奠定了空间静谧的基调,镜面餐柜与唐先生收藏的老式座钟,既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呼应了他开放包容的生活态度。 平日里,唐先生和太太常在这里准备简单的餐食。岛台让烹饪变成了一场轻松的互动:一人做饭时,另一人可以自然地坐在对面闲聊;老邻居来访时,这里又成了分享茶点的社交角落。镜面柜门映着树影,为下厨时光平添几分灵动。特意增加的电视也是满足了主人的需求。在一粥一饭的日常中,一切都被温柔的光线和用心的设计,酿成了生活的惬意。 西厨区与北入户相连,这也是唐先生归家的常用入口。我们重新构思原先直白的动线,以一条狭长而深沉的通道,为归家赋予诗意。深色木质墙面从入口向内延伸,地面嵌入的灯带指引方向。外界的喧嚣渐渐褪去,身心也随之沉静下来。 通道的尽头,光线悄然转变,西厨区的温暖景象豁然展开。这一刻,家的温馨被刻意“延迟”后,反而显得更加珍贵。走过那条暗廊,推开门见到亮着灯的厨房,才真觉得是回家了。 主卧在传统人字顶的架构中,植入一个纯白的方盒体。一侧墙面以粗粝感的艺术涂料呈现,沉淀着建筑的记忆;与之相接的木质护墙则带着温暖的触感,两种材质在转角处自然交融。低矮的木质榻几临窗而设,睡眠与清醒之间为身体留出舒缓的空间。 女儿的卧室最动人之处,在于对"温度"的细腻诠释:木质的温润,炉火的暖意,自然光影的鲜活。 将空间向外轻轻推展,延伸出一方与自然对话的阳台空间。保留人字形顶面,将原始粗犷的顶部梁体温柔包裹,白色的空间简素宁静。木质护墙包裹墙体,窗下一方壁炉静静嵌入,铸铁的质感与跳动的火焰让空间成为温暖的港湾。 落地窗吸引着人与四季风景对话:春日的细雨在玻璃上蜿蜒,夏夜蝉鸣不断,秋晨薄雾渐起,冬日的暖阳斜入,设计抒写着身体与自然的“散文诗”。 项目名称|清水湾 项目地址|昆山市花园路 项目类型|老宅别墅翻新改建 项目面积|260㎡ 设计单位|Green Box绿盒子 总设计师|朱勇 参与设计|李敏 毛迪 孙佳宁 吴晓江 主材品牌|瑞士吉博力、Hunter Douglas窗饰、罗格朗UIOT全屋智能 、钰嘉金属、Davide Groppi 、上海善治科技、尤勒贝特 全案统筹|Green Box绿盒子 项目拍摄|梁振兴 徐义稳 项目撰文|回响之外 |
本帖最后由 朱勇空间设计 于 2025-7-2 09:37 编辑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